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水利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347Q/2024-41449 文号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丽水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4-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水利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2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18 10:00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农工党市委会:

贵单位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28号提案《关于推进丽水“水电大市”迈向“水电强市”的建议》被列为市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由丁岳清副主席督办,市水利局主办,市发改委、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市水电行业协会会办。首先,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水电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提出的关于推进丽水“水电大市”迈向“水电强市”的四点建议,对丽水水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办理过程中,我们认真研究了提案并成立了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办理工作方案,积极沟通协调各会办单位,有效推进提案办理。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水电基本情况

丽水是浙江水电大市,水电资源丰富,早在2006年丽水已被水利部授予“中国水电第一市”称号。截止2023年底,全市共有水电站802座,总装机容量283.7万千瓦,其中小水电(装机5万千瓦以下)798座,总装机174.26万千瓦(含在建2座,总装机0.339万千瓦),大中型水电站4座,总装机109.4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70亿千瓦时,年均发电收益近40亿元。

二、提案落实情况

(一)针对推动全域绿色改造升级,深化五方面改革。一是实行生态流量刚性约束。依托智慧水电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对生态流量泄放实行刚性约束,加快推动提升生态流量实时监控,目前实时监控率已提升至86.1%,已超过省厅提出的今年达到80%的目标。二是强化生态流量泄放效果评估。动态开展生态流量泄放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管理,针对减脱水段较多的河流,积极采取有效工程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切实改善河流连通性。三是加大绿色水电创建力度。在已累计创建绿色水电139座、省级生态水电示范区23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省级生态水电示范区创建力度,保持绿色水电创建数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的位置。四是推进水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深化《丽水市水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完善水电GEP核算指标体系,探索“取水贷”在水电产业的应用和创新,破解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资金制约瓶颈,推动水电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五是推动小水电开发“国际绿证”。推动小水电“国际认证”交易,将小水电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转化成资金,释放水电生态红利。目前已获得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60万张,能够实现碳汇300万元左右。

(二)针对全面推进现代化提质升级,推动两方面提档。一是推动机电设备更新改造。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要求,结合水电站“智能化、信息化、集约化”要求,积极在全市推动水电站设备更新。前期实践证明,已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等改造的电站全方位得到提升,发电效益、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个别已达到“集中监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安全生产、生态流量管理、经济效益均提升明显,并引发带动效应。二是推动建立物业化集约管理模式。推行“物业化”形式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模式。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物业化管理的思路,推行“以大带小”“以点带片,分片统管”等工程管理模式,实现电站的减员增效、安全增效、管理增效、优化运行增效的目的。

(三)针对加快水电产业扩能升级,推进四方面突破。一是开展水电站联合调度研究。开展《丽水市水电站联合调度及现代化运维机制研究》,充分论证和评判现有电站水库综合利用和调度能力,从梯级水电站群联合调度的角度,全面评估水电保供、顶峰作用。目前,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在全省首家实现与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在水文、气象方面数据的系统级互通共享,未来,将有效促进配电网层面水光协同运行、共同支撑可靠供电。二是探索水电站水能再利用。2022年,我局已率先开展《丽水市梯级水库抽水蓄能利用研究》等课题研究,探索水电站水能再利用项目,对我市现有梯级水库电站改建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根据距高比、动能特性分析等结果,初步符合条件的站址资源点约9个,估算投资超100亿元。三是推动多能互补项目加快落地。近年来,市发改委、国网丽水供电公司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共同谋划了一批中小型抽蓄项目、小微型抽蓄、风光水等多能互补项目,为下步抽水蓄能发展做好项目储备。四是能源虚拟电厂研究取得突破。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大力推进水电调度数字管理转型,开展全省首个非统调电源网源协同应用开发,建成全国首个绿色能源虚拟电厂,后续将有利于提升水电产能。

(四)针对推动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两方面创新。一是创新“取水贷”盘活水利资产。我局于2023年探索开展以“取水权”为质押物的“取水贷”改革,有效解决了小水电因缺少不动产权证书难以获得融资的问题。并以小水电领域“取水贷”成功经验为示范,将“取水贷”范围扩大至农村饮水安全提升、灌区现代化改造、山塘水库整治等。水电企业通过“取水贷”获得的贷款在生产管理、设施维护、设备升级和绿色转型等方面进行现代化改造、智能化升级,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全市“取水贷”累计完成授信307亿元,实际发放融资107亿元,撬动了千亿级水经济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二是绿色水电惠民助农带动乡村振兴。丽水水电站投资形式大多为集体股份制投资,占比90%左右。集体投资的水电产业带动了全市15万人投资入股,并提供了1.5万个就业岗位。同时,部分山区村集体或群众以集体土地、山林资源等形式参股投资,参与电站分红,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带动了群众致富。

三、下步工作

我局将继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牢守住水电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两条底线,抓好绿色示范创建,聚焦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水电绿色转型发展。

(一)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继续立足优势生态资源,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小水电生态环保监管,强化绿色示范引领,积极推动小水电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进一步推进小水电参与国际绿证开发交易,挖掘小水电作为绿色能源的环境价值,同时,加快完善“取水贷”贷款申请、资金使用、风险防范等流程管理,促进“取水贷”健康快速发展,持续有效推动水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二)大力推动机电设备更新升级。我局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要求,积极对接财政、发改、能源等部门争取将水电设备更新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同时参照文件中其他行业相关扶持、补助政策予以落地、兑现。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将协同市水利局、气象局加强数据汇集和应用,依托电网平台海量的数字资源,引进各类水电四化改造设备厂家入驻提供水电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技术支持和方案比选,为水电业主、运营单位提供有平台、有设备、有效益的优质服务。

(三)高效推动水电站群集约管理。集约化管理是丽水市小水电行业发展方向。以流域或片区为单位,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高效推动水电站群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管理既是解决技术力量薄弱,保障安全生产的一条很好出路,也是丽水市由传统小水电大市向现代化小水电强市转化的关键,把“小”变大,提升小水电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将加快多要素能源互联平台、丽水调度中枢、丽水能源商城三位一体建设,为水电站群集约管理提供平台支持和保障。

(四)加快推动水能再利用项目落地。探索开展小水电水能再利用项目,即利用峰谷电时段,采取白天发电,晚上储能的形式,对小水电水能资源进行再利用,有效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我市遂昌县天堂电站为首个5万装机以下探索开展小水能再利用项目的点位,以此作为切入口,积极推动项目合作及前期工作,为我市小水电转型发展找寻出路。同时,对接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在丽水开展小水电水能再利用先行先试工作;对接国家、省级等相关部门,争取明确水能再利用项目按常规水电项目管理,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五)有力推动水电乡村振兴共富。针对水电站的增容审批难等问题,积极推行企业与乡镇、村集体联合开发建设的合作模式,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或增容,增容部分可由当地乡镇、村集体投资入股,新产生的收益主要归乡镇、村集体。使水电企业参与扶贫惠农,有效提升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针对目前已有的成功案例景宁郑坑乡吴布电站,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深度挖掘小水电水能资源,加快推动小水电转型升级,同时有效拉动内需,带动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水电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建议。

联系人:丽水市水利局 农村水利水电管理中心 臧丽娟

联系电话:0578-2802258        传真:0578-2802278

邮编:323000                                


丽水市水利局

        2024年7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水利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28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