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科技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160R/2024-41387 文号 丽科建〔2024〕1号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成文日期 2024-07-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24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9 13:54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王彬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力支持龙泉市创建全省汽车热管理重点实验室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丽水市将“创新引领”作为开辟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的“金钥匙”,大力实施人才科技强市战略。重点实验室是丽水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战略和打造丽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策源地并举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变创新资源不足短板为创新驱动长板,打造面向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的关键举措。

一、支持龙泉市创建全省汽车热管理重点实验室的情况

1.积极争取申报支持。丽水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书记易炼红重要指示要求积极开展全省新能源车辆热管理重点实验室创建工作,带队赴省科技厅对接申报事宜。市科技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赴省科技厅进行沟通,省科技厅相关领导和处室负责人表示,省科技厅一直高度重视山区 26 县的科技创新工作,将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书记的交办事项,支持龙泉市申报创建全省新能源车辆热管理重点实验室。

2.积极做好申报准备。龙泉市对照《全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以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为主要依托单位,浙江大学能源学院、龙泉夏芝热管理系统公司作为共建单位联合申报。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已整合龙泉惠博检验检测有限公司部分资产资源,解决实验室场地和科研仪器原值的基本条件。通过与浙江大学能源学院、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的,柔性引进科研人员的方式解决实验室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目前已完成全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方案的初稿,实验室固定研发人员49人,其中副高(含)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1人,占比63.2%,实验室场地面积8993m2,科研仪器设备原值13182万元,达到申报全省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要求。

3.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出台“人才科技新政38条”,全面提档人才政策力度,推出面向丽水籍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亲情留丽”奖励,建立从大专到博士直至高层次人才的立体引才综合政策体系。创新海外引才“标准化”认定模式,将符合省海外引才计划申报条件、来丽意愿较强的28名创新类重点人才通过材料审核的方式直接认定为“绿谷精英”,积极争取人才尽早落地丽水,为国家、省级重点人才计划构建市级人才梯队。探索建立飞地模式,发挥杭州、上海等都市圈人才“虹吸效应”,依托我市在外人才科创飞地导入发达地区优质人才为全市高能级平台建设提供助力。围绕“产业定位科技,科技索引人才,人才支撑产业”基本逻辑闭环,瞄准人才科技工作“主阵地”,聚焦健康医药、半导体、高端制造三大智力密集型产业开展创业类项目专场,遴选半导体项目17个,健康医药项目16个,高端制造项目21个。

二、下步工作举措

1.加强申报对接。加强与省科技厅基础处对接,针对已形成的全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方案初稿进行沟通交流,完善申报方案,全力做好重点实验室申报准备工作。

2.加强人才招引。通过“绿谷精英”创新、青年人才直接认定、标准化认定等免评审认定方式,遴选与支持一批符合龙泉汽车空调产业链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人才“入选即落地”。

3.加强政策支持。受限于当前财政体制原因,尚不能做到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作为主体申报的丽水市本级重点科研项目和创新载体时,给予享受丽水市本级企业同等的政策资金支持。但通过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共同协商,目前,已经起草了《丽水市科技局、丽水市财政局关于丽水市市县联动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正在征求意见阶段。通过出台该项政策,可以实现市县联合支持重大项目攻关。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市科技局高新与成果处(基础处) 何杰

联系电话:2051817     传真:2051810

邮编:323000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7月8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