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科技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160R/2024-41388 文号 丽科建〔2024〕2号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成文日期 2024-07-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6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9 13:56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李丽姿代表:

您在市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的第69号建议《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在丽水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双招双引办认真研究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人才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丽水市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和人才科技强市战略,推动人才科技工作深度融合,按照“以产业定位科技、以科技索引人才、以人才支撑产业”的理念谋篇布局,先后发布《丽水市人才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暨产业发展人才科技支撑规划》、《丽水市“15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丽水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出台《丽水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科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开拓我市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积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丽水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科技动力。

一、实现高质量成果转化产业项目用能应保尽保

我市全力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产业化项目用能用电。一是保障新增项目审批用能,统筹使用能耗指标,拓展指标来源,形成百万吨标准煤以上的指标池。以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0.52 吨标准煤/万元为标准,对低于此标准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保障项目尽早落地;高于此标准的项目落实能耗平衡后开展节能审查,通过用能权交易保障用能。2023年共完成92个项目节能审查,用能同比增长13.4%,实现高质量产业项目用能保障。二是积极推进水电气网市政接入工作。2023年9月,丽水市11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水电气网市政接入外线工程审批工作指引》的通知,设立服务窗口,实现“一网通办”、“一窗联办”、“一站式办理”,提升审批效率。三是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用电政策。贯彻落实《浙江省物价局关于降低高可靠性供电和临时接电费用收费标准的通知》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享受高可靠性供电费用优惠政策,2022年、2023年我市分别有7个和4个建设项目享受到用电政策优惠。

二、扎实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体系

近年来我市人才科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助推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服务平台39家;围绕产业需求共建成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9家,为我市创业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 8 部门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网办”“一指办”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推动我市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截至目前,市本级有1家高校(丽水学院),4家事业单位(丽水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丽水市中心医院、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丽水市人民医院)共153台科研仪器设备纳入开放共享平台。丽水学院、丽水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丽水市中心医院均已建立大仪开放共享服务收费标准,并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出台《丽水市本级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纳入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设施和仪器对企业开放共享。

三、扎实加强创新人才引育工作,打造创新良好生态

近年来,我市对本土人才培育工作越来越重视,2022年出台人才科技新政38条,遴选第一批“绿谷英才”190人;2023年对标省级人才项目,完善“绿谷”人才计划,出台科技、教育等9个领域“绿谷英才”项目实施细则;2024年培养25名本土人才成长为省级重点人才,超过绍兴、衢州、舟山,与湖州并列全省第8,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坚持打造“人才有感”服务生态,迭代升级人才科技服务十件实事,在人才住房保障、人才科技金融支持等领域创新服务举措;加强本土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4月23-26日组织50名高层次人才参与国情研修。同时,在双招双引考核中,设立“项目含智量”考核指标,在招才引智中强化人才科技项目招引,促进招商与招才双向融合。2023年,全市成功招引含人才(团队)科技项目34个,占比15.7%。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市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以每个县域一条产业链为切入点,积极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精特新”专项攻坚行动,通过成立一个专班、借力一个基地、出台一个政策、设立一个基金、开展一系列活动等“五个一”活动,合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实施“链主型”企业培育计划,动态遴选10—20家产业链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跟踪培育,分类组建20家左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

(二)加快提升科创平台质效,推动企业协同创新。一是依托科创平台孵化产业。充分挖潜大院名校科研成果及校友资源,结合“一县一方案”引育大企业、建设大平台、打造大单品,挖潜前沿、新兴领域优质项目,培育未来产业。二是推动科创服务平台质效提升。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8部门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网办”“一指办”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意见,制定丽水市关于大仪设备共享服务评价考核、相关奖惩措施等内容的配套办法或实施细则,完善大仪入网流程,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科学管理大仪设备开放共享。同时,通过培训、座谈、走访等线上+线下形式加大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宣贯,支持更多企业开放共享服务。

(三)营造更优创新环境,推动本土创新人才成长。一是精准推动本土人才成长。开展“绿谷英才”人才项目遴选,针对本土人才组织开展第二批“绿谷英才”遴选。入选“绿谷英才”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分别列入我市D/E类人才。建立本土重点人才培育库,目前已排摸入库306名重点人才。对入库的重点人才,按照“一人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标准,在职称、课题、业绩等方面加强支持,打通人才上升通道。二是加大本土人才支持力度。市本级已对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实现同等待遇。针对就业补贴、配偶就业等政策本土人才无法享受、各县(市、区)人才政策的标准不一等问题,积极推动人才科技政策优化。三是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实施人才科技增值服务十件实事,在人才政治引领、人才政策“直达快享”、人才码商业场景高频应用等多方面提供增值服务。围绕技能人才金融服务,推出“绿谷技能共富贷”;围绕人才事项办理获得感,迭代优化丽水人才码办理流程;拓宽灵山未来社区人才公寓入住通道,打造功能完备、服务齐全的标志性现代人才社区。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人才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市科技局高新与成果处(基础处) 叶君美

联系电话:2051812    传真:2051810

邮编:323000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7月8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