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160R/2024-41736 | 文号 | 丽科提〔2024〕8号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日期 | 2024-08-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民盟市委会:
贵单位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第2号提案《构筑发展新格局 锻造新质生产力》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结合协商成果,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放创新,推动高端资源集聚裂变的建议
(一)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工作
1.着力提升实体化研究院质效。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实体化研究院“服务产业推动建设”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县目前共建的实际情况,出台《丽水市关于推进实体化研究院建设指导意见》,推动研究院建设质效,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2024年上半年新增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等2家,全市已签约共建的实体化研究院16家,协议约定共建合作经费投入总计10.228亿元,全市通过实体化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数261人。
2.支持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围绕“1515”科技创新体系战略领域,以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为牵引,支持企业牵头,联合大院名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累计组建市级创新联合体16家。2023年,全市共立项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2项,其中省“尖兵”、“领雁”立项项目13项。由青山钢铁牵头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品质软磁不锈钢开发及稳定化生产”项目被列入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争取到中央财政经费补助1838.2万元,实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零”突破。我市与省基金办联合出资,首次建立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动机制,吸引和集聚省内外优秀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共立项资助21项,立项数较成立联合基金前增长近一倍。
3.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一是实施大企业成长计划和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4家、145家、171家,分别累计达33家,4家、318家、908家。天喜厨电成功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实现“零”突破。二是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开发区关键核心零部件、缙云数控机床整机、青田高端新材料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缙云县获得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2023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54.2亿元,增长1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6.6%,较上年度提高2.8个百分点。
4.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2023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2家、14家、分别累计达到246家、86家,中广电器、天喜厨电获评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全市累计达到9家。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全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37%,较上年度提高0.32个百分点,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7.56%。
(二)下步持续推动的工作
1.实施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聚焦“一县一业”培育全市特色产业优势,通过每个县域以一条试点产业链为切入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搭建一批科创平台、培育一批科技企业,促进一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实施“专精特新”专项攻坚行动。通过成立一个专班、借力一个基地、出台一个政策、设立一个基金、开展一系列活动等“五个一”活动,合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3.实施“链主型”企业培育计划。动态遴选一批产业链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跟踪培育,分类组建20家左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
4.加快提升科创平台质效。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引导实体化研究院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攻关,实现“精准打靶”,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充分挖潜大院名校科研成果及校友资源,结合“一县一方案”引育大企业、建设大平台、打造大单品,挖潜前沿、新兴领域优质项目,培育未来产业。
二、关于全链条创新,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一)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工作
1.加强人才柔性引进。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情况,同步进行岗位与线上人才简历的前置匹配,提升才企匹配的精准性及转化率。依托“人才金桥”工程,搭建人才引进渠道和平台。目前,我市已与105所高校、38家国内外人力资源中介签订了“人才金桥”合作框架协议,就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智力交流、政策宣传等开展深入合作,以外地人才优势资源为丽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迭代升级科技成果转化“浙丽转”工作模式。依托经开区滚动功能部件、合成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全市首家概念验证中心,立项《浙丽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指导各县(市、区)以特色产业链为切入点编制技术需求、成果匹配、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育四张清单,截至目前,累计征集需求清单716项,匹配清单454项,转化清单245项,人才清单293项,引进科技服务机构46家,培育技术经纪人300人。
3.打通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开展发明专利获权提速行动。面向全市开展快速预审备案企业摸排,指导企业开展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体备案。带领中介机构开展组团服务,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快速通道,不断提升专利案件质量,持续压减专利快速获权时间。2024年4月10日,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复函同意设立丽水分中心,已累计备案企业85家,开展专利快速预审14件。
4.推进知产质押增量提质。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有力抓手。实施丽水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行动,深化政银企合作,联合银行、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企业走访,推出“一企一方案”制度,精准提供质押融资产品和服务,提高质押融资办理效能。推动专利质押线上办理,将专利质押办理时限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办理周期缩短了400%,2024年一季度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同比增长217%,惠及企业81家。
(二)下步持续推动的工作
1.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专业服务机构,支持龙头企业依托产业优势,建设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创意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人力资本等专业性服务组织,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科技中介机构,提升全链条全周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让更多创新之花结出转化硕果。
2.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育。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技术经理人、企业管理人才、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育,打造立体化复合型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灵活高效的引才用人机制,为创新创业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人才“智力资源”。
3.深化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开展“丽水籍人才回流工程”,吸引和招揽丽水籍在外人才,返乡参与丽水事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聚力赋能;充分利用丽水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资源优势,推动人力资源企业市场化招引柔性人才;邀请国内重点高校教授专家来丽为丽水行业产业把脉问诊,为丽水社会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
三、关于尊重创新,重构良好创新生态的建议
(一)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工作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2023年,云和木玩知识产权国家级快维中心投入运营,获批设立浙江 (丽水)(云和)(龙泉)三家省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各县 (市、区)创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征集三批次知识产权专家 (技术调查官)84人。2023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丽水在全国133个副省级城市及地级市中综合排名第25位,丽水云和获批知识产权纠纷快处第二批国家试点及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国家试点。
2.优化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落实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补助、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担保费用补贴政策。加强与政策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商业银行沟通对接,与市金融办、市融担公司召开座谈会,加快“科创保”信贷产品迭代升级。2023年12月,市科技局与农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二)下步持续推动的工作
1.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丽水分中心创建,积极备案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完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服务网点全覆盖。推进省级“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提升县(市、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快保护”体系建设,提高维权效率。全面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简易程序”。
2.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持续推动政、银、企三方深化合作,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行动,加大推广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方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提质。支持银行保险机构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研发专属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推动金融业探索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让科创企业获得更多融资获得感。
3.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奖励激励。目前,已经有县(市、区)通过不同形式开展表彰激励。如2023年,缙云县人民政府关于授予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等35企业“科技创新鼎”和缙云县“创新先锋企业”“创新争先企业”称号。2024年,丽水经开区授予浙江丽水中欣晶圆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科技先锋企业”荣誉称号,延锋安道拓方德电机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研发投入十强企业”荣誉称号等。但还没有设立全市范围的企业创新表彰。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推动设立企业创新表彰。
感谢民盟市委会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市科技局高新与成果处 余杨
联系电话:2051887
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