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419H/2024-42764 文号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4-09-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2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02 08:32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市政协科学技术界:

贵单位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一体推进遂松不锈钢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5号,以下简称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徐光文领办,我委主办。提案紧扣时代脉搏和发展方向,提点精准到位,对如何一体推进我市遂松不锈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为我市积极构建新时期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及时成立市政协第五届三次会议第25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发改、经信、科技、双招双引办等市级部门联合遂昌县政府、松阳县政府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有力推进了提案的办理落实工作。结合调研协商成果,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总体办理情况

(一)制定工作方案。收到重点提案办理任务后,我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办理工作。5月11日印发《关于印发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成立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调研方案,明确办理工作要求和进度步骤安排。

(二)广泛开展调研。为充分做好提案办理,结合日常工作多次对接省发改委、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就如何一体推进我市遂松不锈钢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谋划。5月22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光文赴松阳县调研相关企业,详细了解项目推进和公司运营情况,并召开不锈钢产业链调研座谈会。6月13日至14日,市发改委丁勇方副主任就遂松不锈钢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带队赴松阳、遂昌等地,走访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对接遂松不锈钢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工作。

(三)起草提案答复。在综合调研座谈和会办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梳理与总结分析,并征求领办领导、会办单位和提案人意见后,形成了提案的答复初稿。

(四)完成提案答复最终稿。8月1日上午,我委组织召开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5号重点提案“三见面”协商会议,通过与提案人充分沟通交流,结合会议主要精神,在提案答复初稿的基础上,形成了提案答复最终稿。

二、关于促进发展优势互补的建议

一是产业基本情况。遂昌和松阳县当前共有规上不锈钢企业92家,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1.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6.3%和5.1%。其中,遂昌是我国重要的金属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元立等龙头企业,松阳是中国不锈钢管绿色生产基地,无缝钢管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约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当前,遂昌已构建起从金属冶炼(元立金属制品、峰力金属制品),到不锈钢管压延加工(永上特材、昊昌特材等),再到直线导轨、建筑五金、日用五金金属制品(新立焊接材料、新元焊材)等较为完备的金属制品产业链,贡献产值占全县规上总产值约三分之二;松阳县不锈钢管产业链涵盖了穿孔、拉/轧管、焊管、检测、销售、配套服务、污水处理等生产环节,产品种类覆盖流体管、锅炉管、特种钢管等4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是全国重要的无缝不锈钢管生产基地。

表1  遂昌松阳不锈钢产业链主要企业分布情况

县域

上游

中游

下游

代表产品

遂昌县

元立金属制品、峰力金属制品

永上特材、遂钢金属制品、新宏钢制品、新恒金属制品、合丰铜业、昊昌特材、鸿基铝业、德鑫铸钢、立青元钛镍

新立焊接材料、新元焊材、鸿基铝业、翱力新材料

工业输送管道、机械结构部件、超级双相钢无缝管、哈氏合金无缝管、高铁动车刹车管

松阳县

-

上上德盛、隆达不锈钢、金信不锈钢、宏泰不锈钢、隆达不锈钢、博盛钢业、巨龙钢业

宝丰钢业、新创泰业、世亚特材

流体输送用管、锅炉热交换器用管、石油管、医用管、食品用管、天然气用管、精密光亮管

二是平台开发拓展情况。遂昌以经济开发区为产业主平台,金属制品、智能装备主要布局在龙板山、金岸区块。2023年,全力推进矿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和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全年完成工业新空间拓展1350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家,完成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53家,腾出、盘活工业用地总计389.3亩。此外,积极推动遂松一体化发展,以遂昌云峰街道和松阳古市镇、赤寿乡为空间载体,整合两县优质产业要素,出台《遂松聚落区块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遂昌经济开发区、松阳经济开发区两大主平台产业平台跨行政区域整合。发挥“产业平台”支撑作用,以浙江松阳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搭建产业平台,在赤寿一期区块建设新材料(不锈钢)产业示范园,协同推进赤寿新材料(不锈钢)仓储物流(贸易)中心等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采取政府牵头、国资参与、省特科院共建的方式,打造新材料(不锈钢管)公共质检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区域品牌打造。

三、关于推动产业一体布局,互联互通的建议

一是市领导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新增全市钢铁产业链,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楼志坚担任总链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旭勇担任执行链长,市发改委作为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电业局、市双招双引办等单位作为服务部门,重点围绕推动产业向下游延链强链、电力能源等要素保障、企业绿色化提升、行业稳增长等内容开展赋能服务。建立市领导领办帮联产业链机制。全市3条市级产业链和16条县域特色产业链分别由1-2位市领导领办帮联。有的放矢地帮助链上企业解决问题,促推特色产业链群化发展。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光文,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根花是松阳不锈钢管产业链联系领导,副市长李汉勤、市政协副主席丁岳清分别于5月、6月对产业链开展调研联系工作。

二是产学研融合发展。依托遂昌金属制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遂昌县金属制品检测中心等各大平台,推动产业培育。截至2023年底,遂昌县共孵化、培育、遴选实施两批、共计23个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创建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松阳县充分发挥省级科研机构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松阳实验室服务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先后在当地开展金属材料知识培训和不锈钢企业送样检测等服务工作,截至2024年4月,松阳实验室已开展教学培训3期,完成4家企业23批次样品检验检测。

表2  遂昌松阳产业平台和荣誉情况

县域

平台

荣誉

遂昌县

金属制品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遂昌金属制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遂昌县金属制品检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全省第二批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科技部火炬中心第二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松阳县

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检中心松阳实验室、松阳不锈钢管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国不锈钢管绿色生产基地、国家级不锈钢管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中国不锈钢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浙江省经济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浙江省不锈钢管行业“机器换人”试点

四、关于打造不锈钢数字贸易示范区,打开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建议

一是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持续推进。遂昌县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聚焦金属制品及装备制造产业链,绘制并定期更新产业链图谱。实施“强链”“补链”计划,依托“产业飞地”“孵化型飞地”等平台载体,紧盯产业链断链弱链环节,依托元立引领带动,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对标对表推进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组建专业化、全能型招商队伍,完善以商引商、乡贤招商、基金招商、中介招商、节会招商等招商模式,健全“差异竞争+全县协同”的招商机制。5年来成功招引落地强邦、振高等金属制品企业的产业项目28个,金属制品产业链条进一步得到延伸、补强。松阳县围绕精品不锈钢、管件及终端制品,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及上中下游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全年共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固投达32.2亿元。

二是不锈钢数字贸易示范区(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当前,已完成松阳不锈钢市场初步选址位置,位于公铁物流中心(现有火车站货运场)的西侧,总用地约502亩,地块中间有义龙庆高速连接线,与高速出口不到1公里。一期可供供地约68亩,二期226亩、三期208亩。下一步,将按照"政府主导、园区实施、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一是吸引社会资金介入。对于一期先安排200亩建设不锈钢交易中心(该区域只有68亩属于成熟可供用地),二期、三期未属于城镇开发边界,目前,2025年在国土空间规划新一轮调整中,争取将二期的226亩纳入城镇开发边界,进而进行征地和供地。三期将由后续发展进行调整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二是确定投资主体,对于一期和二期总计294亩土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产生市场集聚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加强与不锈钢协会洽谈或招商引资,确立项目投资主体、市场建设模式及运营方式。四是加强政策研究,我委将引导松阳与遂昌两县政府的积极对接,加强两地交通、市监、经商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配套扶持政策研究,精准对接市场投资主体及入驻企业相关政策诉求。

五、下一步举措

一是统筹布局错位竞争。基于遂松两地不锈钢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鼓励松阳做精做深不锈钢产品、大力发展阀门、连接件、龙头等不锈钢下游产业,支撑滚动功能部件和半导体等丽水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鼓励遂昌依托元立等本地龙头企业深耕金属制品行业,提升发展建筑五金、日用五金等优势,延伸发展运动器械、汽车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下游细分行业,打造省内知名的金属制品产业基地。

二是推动区域融合创新。充分发挥永上特材、上上德盛等“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强遂松不锈钢企业的联合研发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扩大松阳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松阳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辐射半径,深化遂松两地创新要素融合、推进检测平台共享共用;谋划构建不锈钢加工产业研究院、省级实验室等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通过两地校企联合攻关、产学研协作等提升区域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三是合力打造区域品牌。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两地优势资源,围绕不锈钢产业转化品牌能量。学习无锡、佛山等全国性不锈钢交易市场的建设经验,谋划构建区域性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推动不锈钢产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保障产品均质化和批量化,建立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提升“丽水钢材”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四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制定钢铁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钢铁产业链专项人才库”,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推荐链主企业参与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评选,完善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人才政策。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依托宝丰等本地钢铁企业与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展开合作,成立钢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学院等平台,通过企业岗位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关键岗位实践、重点项目参与等方式,培养适应钢铁产业发展的人才。针对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分区域细化人才招引政策,制定具体引才细则,引进高端研发和技工人才。

最后,再次感谢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对丽水遂松不锈钢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吕回(长三角处)    

联系电话:2091112  传真:2091088

邮编:323000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8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