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5663/2025-00161 | 文号 | 丽政办发〔2025〕7号 |
组配分类 | 市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 | 市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5-01-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单位:
《丽水市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提升丽水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效能,培育外贸新动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浙江省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相结合,着力推进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两手齐抓,聚焦配套设施、主体引育、创新改革、服务保障、政策支持等关键环节,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山区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区建设。到2027年,全市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较2024年翻一番,打造跨境电商年交易额超10亿的重点县(市、区)3个以上,新增跨境电商应用主体(传统工贸一体型企业转型)120家、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卖家10家以上、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个以上、省级华侨海外仓5个,新建跨境电商独立站100个,每年跨境电商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每年举办服务对接活动超20场。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配套设施建设。
1.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器)项目建设。按照“能建则建、能聚则聚”原则,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区、重点县(市)综合利用各类场地设施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器)项目。给予符合条件的产业园政策支持,推荐参与国家级、省级荣誉评定,争取省级财政对单个园区不超过300万元的专项激励项目,推进园区规模化、集聚化、品质化。到2027年,全市累计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5个,其中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增1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市产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大补齐配套短板,运营发挥青田公用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作用,推进青田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政策、拓展功能、创新监管,培育综合保税区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综合竞争新优势,谋划推进丽水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并按分期建设原则,先期建设公用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跟进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丽水海关、青田县政府)
3.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省级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对接,迭代升级丽水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优化运营运维,整合跨境服务、通关申报、课程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资源,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搭建政企桥梁。支持各县(市、区)根据需求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构建“1+9”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体系(1个市级中心+9个县级中心),提升全链条服务水平。每年举办政策宣讲、实操培训、主题沙龙等服务对接活动20场以上,服务企业1000家(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人行丽水市分行、丽水海关、各县<市、区>政府)
(二)加大跨境主体引育。
1.培育跨境电商主体。持续开展跨境电商应用培训,争取更多的跨境电商平台来丽开展招商推介和企业服务,孵化传统工贸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国内电商卖家和创业青年等“跨境上线触网转型创业”,每年新培育电商主体50家以上,每年开展平台资源对接10场次以上,每年开展跨境培训20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2.引育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加大优质企业的引育力度,落实省、市、县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引育政策,坚持量质并举,建立梯度培育库,到2027年,新引育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重点企业10家以上、年交易额超2000万元的企业3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3.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遴选短途交通、竹木制品、木玩、汽配、户外休闲用品、小家电、刀剑、鞋服等特色产业带进行分类培育,提升产业带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设产业带线下选品中心、线上展示专区,推广跨境电商小单、高频、定制生产等柔性供应链模式。到2027年,推动打造5亿元以上跨境电商出口产业集群5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4.支持品牌建设和推广。坚定品牌化发展理念,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认证、浙江制造认证,申请相关专利。落实省、市、县级跨境电商支持独立站建设政策,鼓励企业建设独立站、海外品牌运营中心,多渠道开展数字化营销推广,打造在海外具备较大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支持垂直类跨境电商平台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打造行业性垂直领域独立站或细分市场独立站。到2027年,新建跨境电商独立站100个,新增境外商标注册50个、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3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5.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实施跨境直播、浙丽海拍计划,以跨境直播平台为重要载体,建设面向海外用户的共享直播间,搭建丽水品牌场景,注册一批产品细分推广帐号,开展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宣传推广等可视化营销模式,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开展直播带货运营,建设全球跨境电商直播园区(基地)。到2027年,跨境电商视频应用推广企业达到2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市外办、市市场监管局)
6.推动全业态多模式联动发展。优化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结构,推动“9710”规模壮大、“9810”链路全通,优化“9610”异地出口路径,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出口新动能。健全跨境电商、一般贸易深度融合的生态发展体系,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实际,探索“跨境电商+一般贸易”等多模式联动,合规拓宽跨境电商出口新渠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人行丽水市分行、丽水海关)
7.推进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发展。紧紧围绕“打好侨牌、勇做第一进口地”的目标任务,支持企业发挥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和华侨优势,发展“保税仓+直播”“体验店+直播”等新业态。创新发展“保税飞仓”,依托宁波、温州、义乌等地的综合保税区政策,扩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规模,到2027年,跨境电商进口规模超1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丽水海关、青田县政府)
(三)完善生态服务。
1.强化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引育机制。加大电商人才招引,支持电商人才申报各类人才称号,享受相应人才政策。对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在办理签证等证件时提供便利。加强企业需求端和校院供给端的跨境电商人才匹配、对接,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实训基地,鼓励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和相关课程,开展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跨境电商人才1000人次以上。加大华侨跨境电商业务能力的孵化、培养,引导鼓励华侨开展传统商贸行业的跨境电商改造提升。支持举办跨境电商系列培训和赛事活动,以赛代训、以赛促技,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侨联、各县<市、区>政府)
2.实施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计划。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激励跨境电商服务商开展跨境主体引育、跨境人才培养陪跑、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工作。加大与亚马逊(Amazon)、沃尔玛(Walmart)、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抖音海外版(TikTokShop)、拼多多海外版(Temu)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对接力度,争取运营团队来丽水开展业务对接和推介。举办“十场百家千企”跨境电商丽水产业带选品会、资源对接会、政策宣讲会、合规经营培训会等,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工作氛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人行丽水市分行、丽水海关)
3.加强电商企业合规指导服务。加强多部门联动,引导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合规建设,在创新服务、提升监管、政策扶持等方面创新丽水经验做法,带动本地产品跨境电商出口。开展贸易救济和商事法律服务,加强境外跨境电商维权指导,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人行丽水市分行、丽水海关)
(四)拓宽物流通道。
1.布局建设航空物流通道。统筹布局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跨境电商物流,布局辐射浙西南地区的国内端跨境电商中心集货仓,吸引各类跨境商贸平台集聚。支持发展航空物流异地货站,探索实施异地货站安检前置试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丽水海关、丽水机场指挥部)
2.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效能。打造公铁水空立体式物流网络,深化与宁波舟山港合作,持续推动海铁联运发展。深入实施“快递出海”工程,推进国际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空空中转”等物流通道,推动圆通丽水共富智创园跨境电商物流中心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为相关仓储、快递物流设施做好空间预留。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发展境外分拨网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丽水海关、市城投集团、丽水机场指挥部)
3.优化海外仓等境外物流网络。推动发挥华侨资源作用,引导企业优化重点市场海外仓布局,运用海外物流智慧平台,提升海外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海外仓拓展“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完善跨境物流全链路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丽水经开区管委会、市侨联、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五)加大要素保障。
1.持续促进通关便利化。加强海关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优化跨境电商身份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验核形式,探索跨境电商“三单”管理机制创新。优化清单申报便捷通关流程和部门协同机制,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简化跨境B2B出口单证申报手续。(责任单位:丽水海关)
2.提升财税服务水平。迭代优化“丽即兑”政策兑现系统,确保财政资金精准直达各类主体。优化办税流程,巩固退税时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引导企业积极适用税收支持政策,实行对综试区内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对符合条件的综试区内跨境电商企业试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办法。完善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备案单证管理及配套服务,优化退税管理模式,依照《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出口退(免)税操作指引》办理相关业务,积极探索“9810”出口退税便利化。(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3.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外汇收支手续,进一步拓宽结算渠道。加强汇率避险支持及汇率风险中性宣传。(责任单位:人行丽水市分行)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推出跨境电商全链条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新型融资服务,持续开展金融资源对接活动,为跨境电商小微企业提供易申请的金融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和担保机构探索谋划面向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增信、汇率避险产品,拓展面向全托管新模式承保业务,加大对企业采购阶段融资增信力度。支持银行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电商企业纳入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人行丽水市分行、丽水金融监管分局、出口信用保险丽水分公司)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三年突破行动的有关要求,加强工作力量,完善跨境电商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领导领办、部门协同,挂图作战、定期研判,跟踪问效、晾晒比拼,高质量落实实施方案。要鼓励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监管创新、制度创新,强化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要加大跨境电商政策供给力度,定期开展政策宣讲,扩大涉企惠企政策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