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应急管理局 >> 重点领域 >> 安全生产工作动态
市防减救灾办发布工作提示函
发布时间:2025-03-05 09:31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直属机关党委

据最新气象预报,3月3日至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过程降温幅度可达9~12℃,最低气温2~5℃,高山区可达0℃或以下。其中3日下午到夜里系统性强对流雨带自北而南影响我市,将出现20~40毫米短时强降水、6~8级雷暴大风、强雷电、大幅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全市强对流天气综合气象风险为较高,其中龙泉、庆元、景宁为高,其他县为较高。现就防御工作提示如下:

一、加强统筹协调指挥。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迅速激活、高效运行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各类责任人要按照“135”预警叫应机制,分级到岗指挥,细化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保持思想高度警惕,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积极做好剧烈降温、大风和降水过程防范应对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防范应对。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强雷电主要集中在3日下午到夜里,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巡查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临崖临水路段、在建工地、沿河低洼地带、危旧房、景区、山区民宿等重点部位,加强盯守巡查。高度警惕大风的不利影响,加强行道树、高楼附属建筑物、塔吊、脚手架、临时工棚、城市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等巡查检查,落实加固支撑措施,防止倒塌、坠落等事故,落实落细重点人员管控举措,确保安全。

三、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气象部门要强化监测、预报,滚动分析天气发展趋势,精准预报影响范围、强度及持续时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在发布高级别预警信号时,要第一时间实施“叫应”措施,既要“叫应”又要“叫醒”,确保信息即时到人、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强社会面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电视广播、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恶劣天气减少非必要出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舆情敏感度,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五、强化值守和应急准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的要求,加强应急值守,及时组织调度。各类应急力量要加强应急备勤,确保一旦发生灾情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处置并按要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