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986461759/2025-43665 | 文号 | 丽市监提〔2025〕2号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杨小爱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66号提案《关于数字赋能食品安全治理,推动丽水绿色经济迈向全球高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议一:进一步健全“数字丽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当年完成事项:近年来,丽水市持续推动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主体2184家,累计通过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具“一证一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码)8.2万批次,打印合格证315万张,同步向“浙食链”推送数据,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截至目前,全市纳入“浙食链”追溯管理的重点主体3058家。2024年重点品种上链率93.88%、重点主体上链率99.11%,建设校园食材“阳光配送”企业13家。此外,全市5835家网络餐饮单位,5016家已安装“阳光厨房”并接入“浙江外卖在线”系统,安装率86%以上,在线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
当年推动工作:2025年,将按照数字化追溯提质扩面的要求,持续推广“浙农码+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省定15个重点品种生产主体全纳入,重点品种、重点主体上链率达到95%以上,培育校园食材“阳光配送”企业5家以上。外卖商家“阳光厨房”建设率保持在85%以上;外卖商家风险线索推送“互联网+监管”核查率达到100%。
建议二:倾力打造“丽水绿色食品”国际品牌
当年完成事项:近年来,丽水聚焦“好稻米”、名优茶叶、土蜂蜜、特色水果等传统特色优势产品,持续增加绿色食品总量供给,2024年底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376个,同比增长10.6%,新增绿色食品认证40个。同时积极推进加工类产品绿色食品认定,全省首创果品加工类绿色食品认定(如甜桔柚果汁、桔子果醋风味饮料、李子果酒等)。秉持着“法自然、享淳真”运营理念,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为消费者提供原生态、高品质农产品,设立“丽水山耕”品牌,现有正式会员370家,其中有绿色、有机认证的会员主体109家。
当年推动工作:立足区域特色资源,统筹抓好绿色食品增量和存量,持续增加绿色食品有效供给,新增绿色食品3个,产品续展率稳定在70%以上。组织申报4个绿色食品关键生产技术集成项目,加大水产品、畜产品等绿色食品新领域关键技术攻坚与认定力度,同时延伸拓展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化升级。积极申报创建长三角地区和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增省级优质生产基地 10家以上。构建“丽水山耕+县域名品+企业精品”协同发展模式,以“丽水山耕”区域品牌为母体,开发缙云麻鸭+欣昌、松阳香肠+正德和等企业母子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的品牌群,持续推进“丽水山耕”标杆基地的建设,强化“丽水山耕”品牌国际注册,推动“丽水山耕”海外基地、海外仓的常态化建设。
建议三:构建绿色低碳食品供应链体系
当年完成事项: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丽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碳中和先行区创建,努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丽水模式”。2021年,我市制定出台了《丽水市绿色低碳示范行动方案》,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科技创新等“6+1”重点领域,推动森林固碳增汇与交易、“绿色能源虚拟电厂”、绿色信贷等具有丽水特色的“10项行动”,全力做好“生态固碳”“生产降碳”“生活低碳”三篇文章,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当年推动工作: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全链条绿色化升级。在产品设计方面,积极引入绿色设计理念,利用生命周期评估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方案,从产品结构、原材料供应,产品能效和可回收性等方面提升产品绿色属性;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的绿色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中,致力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有效控制能源资源消耗、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在上下游物流管理方面,优化物流网络布局,积极应用和推广低碳运输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食品安全协调处 吴方静
联系电话:2139825 邮编:323000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