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荣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258号建议《关于调整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建议》收悉。您在建议中提出的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的严峻挑战,观点中肯,针对性强,准确把握耕地保护问题的本质和要害。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耕地和永农保护任务划定情况。《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自然资源部在审核审批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时,将上述目标逐级分解下达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作为底线约束,各地在编制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已将其带规模、带图斑、带位置分解落实在总体规划中,轻易调整不得。
二是聚焦明晰资源底数,构建“一张工作底图”。在国土变更地类调查认定的基础上,我局正在推进农用地和农业产业起底调查,开展全市域0.05米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采集,通过内业识别、入村调查、实地核实等方式,逐图斑核实,进一步摸清农用地资源底数,识别矛盾问题,为优化耕林空间布局提供统一底图底数。同时,立足山区实际,进一步细化耕林后备空间划定规则,同步推进“耕地、林地、宜耕、宜林”4类空间划定。
三是以“多田套合”为牵引,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牢牢牵好“多田套合”牛鼻子,通过实施“三条路径”(建设一批、认定一批、调整一批),完善多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底图、统一计划、统一力量、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原则,有序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空间“一体化”。2024年底,全市域范围“多田套合率”约65.7%,较去年增长2.7%,新增“多田套合”面积约4万亩。其中龙泉“多田套合率”65.7%(全市第5),增长1.8个百分点,新增套合面积(含储备区)0.49万亩。
四是开展林耕置换调查摸底,推动耕地“山上”换“山下”。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我局联合林业、农业等部门开展林耕置换潜力排摸。重点排摸25度以上、重要生态区内、不稳定耕地区域以及高山远山、零星碎片化等难以耕种或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以及与集中连片耕地相邻的林地置换潜力,并组织开展宜耕地林地实地排查论证,基于与耕地集中连片、置换开垦耕地以后“有人管有人种”的要求,关联确定林耕置换地块的位置、面积、时序安排等,组织编制第一批耕林置换实施方案。
五是积极争取试点政策,解决空间矛盾问题。年初,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解决浙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面临的空间矛盾问题,支持浙江开展“一张图”统筹耕林园草空间治理试点。为争取更多利于丽水的政策红利,我局多次赴省对接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支持丽水浙西南革命老区专项政策。5月26日该支持政策正式印发,其中已经明确支持丽水在确保规划期内年度实际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目标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市域内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划定耕林后备资源空间,推动耕林布局优化。在农用地、农业产业等起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底图底数,同步明确“耕地、林地、宜耕、宜林”4类空间,形成耕林空间互不交叉不重叠的现状、规划、管理3个图层,统筹解决耕林管理边界模糊、规划空间重叠等问题。按“稳妥积极、因地制宜、群众支持”的原则编制陡坡耕地与平原林地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工作三年工作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按“成熟一批、报送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逐步推进项目实施,稳妥推动部分耕地“山上换山下”。
二是制定耕地系统治理规划,推动分级分类管理。按照“五个一批”具体路径(“永高建设(认定)一批、布局优化一批,正面清单巩固一批、过渡期内恢复一批、退出置换一批”),逐图斑制定耕地和永农空间治理规划,一体推进永高建设、耕地恢复功能、永农“优进劣出”调整,加快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双向套合。同时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政策银行融资等资金支持,健全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域统筹管理和各县(市、区)补充耕地资金收取办法,将收取资金专项用于“多田套合”。
三是探索创新耕地管理与种植山区模式。结合各地优势农业产业布局,在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探索推进永高核心区、永高重点区和特色耕地区分级分类管理,促进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相得益彰。(1)永高核心区(粮功区,约45万亩),必须种植一季粮食作物;(2)永高重点区(105.2万亩),重点发展永高种植正面清单规定的8种类型作物;(3)特色耕地区(永高外的一般耕地,约35万亩),在耕物层不破坏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发展经济农业。
四是开展总体规划评估调整工作。根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同意丽水全市域作为试点先行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工作。我局将积极开展总体规划评估调整工作,从全市域的角度评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约束性指标传导落实情况等方面总结实施成效、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评估结论的基础上,积极与部、省对接,提出包括三区三线局部优化调整等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相关建议。
五是探索重点工作激励统筹。为切实推动解决山区耕地碎片化、种植管护问题,高质量推进“多田套合”、林耕置换农用地布局优化改革,充分调动各地工作积极性,确保到2027年全面完成“多田套合”和林耕置换工作目标。结合新增用地规模市域统筹方案,探索制定“多田套合”、耕林置换农用地布局优化工作的激励统筹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市、区),在新增用地规模统筹指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要素上给予一定激励奖励。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国土生态修复与耕地保护处 周华伟
联系电话:0578-2668083 传真:0578-2668019
邮编:323000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