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23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23 17:19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林桓毅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230号建议《关于龙泉青瓷原材料短缺的建议》收悉。针对您的建议,结合龙泉市政府、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是探明资源储量,合理开发利用。瓷土矿作为烧制龙泉青瓷的主要原料资源,是龙泉市的重要矿种,该市已发现55个矿点,圈出69条矿体,预估瓷土矿矿石量961.61万吨,紫金土矿矿石量85.03万吨。龙泉瓷土矿产呈点多、散状零星的分布形态,俗称“鸡窝矿”,因储量未达到最低开采准入门槛和露天矿山严格管制等原因未能设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青瓷原料的供应。我局积极向上争取,省自然资源厅拟同意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破解难题。2024年,龙泉市完成第一批紫金土矿出让,另有龙泉市竹垟乡后排岭村瓷土矿已完成矿区范围确定、联合踏勘、范围论证、实地核查等出让前期准备工作,拟出让资源量25.38万吨,设计产能5万吨每年。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龙泉市政府将依据国土空间“一张图”,对项目涉及的线性工程、基础设施、工业平台等工程中具备瓷土发掘利用潜力的矿点,在建设开挖过程同步实施“工程性采矿”,并将发掘的瓷土资源公开出让,以保障青瓷产业的原料供应。

二是强化科技引领,打造创新引擎。2020年以来,龙泉市科技局分别给予重点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7项,实施产业共性项目2项、市校合作项目8项等科研项目支持,龙泉青瓷相关科研成果累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得各类专利1700余项。2024在市科技局的努力下,“青瓷(胎釉)基础材料加工及改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立项,并列入省地协同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龙泉青瓷胎料标准化制备技术研究、传统青瓷基础釉配置及加工标准研究、青瓷定制化胎釉组合与烧制技术研究、青瓷功能性材料开发等内容,建立青瓷统一的原料(胚料、釉料)标准体系、不同类型胎釉材料标准化分级加工工艺及标准配方、各类胎釉烧制工艺数据库,形成龙泉青瓷制瓷原料全利用示范生产线,实现朱砂泥、地窑泥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彻底解决因胎釉原料匹配度控制缺乏,导致所生产的青瓷产品良率低、质量不够稳定的问题。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青瓷行业科研创新、技术赋能,支持龙泉青瓷行业发展,助力龙泉青瓷千年技艺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升创新力度,探索松阳高岭土烧制龙泉青瓷技术,破解龙泉青瓷原料短缺等制约产业化发展的难题。

三是政策赋能攻坚,资金护航发展。历年来,市科技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龙泉青瓷产业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从政策及资金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市财政局与龙泉市合作设立规模1亿元的龙泉市剑瓷文化旅游产业基金,投资了道铭青瓷和东度文化等青瓷产业项目,近年来还直接奖补龙泉青瓷及宝剑特色小镇 315 万元;2024年,通过对接省科技厅,为龙泉青瓷争取到省地协同重大项目,省市三级财政支持3000万元,其中“青瓷(胎釉)基础材料加工及改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投入经费1300万元(含财政补助400余万元)。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将持续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建言献策,争取更多有利于增强龙泉青瓷产业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如参照景德镇经验,对龙泉市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内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传统手工技法制瓷产品,允许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按照3%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四是探索储备机制,保障产业安全。近年来,龙泉市政府正在积极探索陶瓷产业核心原材料储备事宜,介于当前全市瓷土矿生产量与使用量较小,储备机制一直还未完全形成,待龙泉市竹垟乡后排岭村瓷土矿采矿权出让后,将科学合理的完善瓷土矿原料储备机制。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龙泉市政府将建立健全"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引领、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为支撑"的现代原材料储备体系,为我市青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延续千年技艺的辉煌。

感谢您对青瓷原材料供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地质矿产管理处  廖鹏

联系电话:2668693     传真:0578-2668019

邮    编:323000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年7月23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