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再荣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3号提案《关于加快丽水经开区工业用地新空间拓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经开区工业空间拓展情况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设立,2014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09.25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86.1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30.72亿元,年均增速为13%,增速远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人口从2020年的13.3万人上升至2023年的18.6万人,年均增速为13%,人口集聚效应明显,且人口结构更趋年轻化,彰显经开区城市发展潜力和活力。经开区作为丽水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全市发展主平台、主引擎、增长极的总体定位,坚持“工业强市”方向不动摇,以“链长制”为牵引统筹推进“特色半导体、精密制造、健康医药、 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从 218.0 亿元增长到 430.3 亿元,首次跃居全市第一,年均增速 14.3%,占全市比 重提高5.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从47.1亿元增长到79.5 亿元,年均增速 12.3%,占全市比重提高 8.7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50.4%和73.8%;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跑全市,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根据经开区十五五相关规划,到2030年,经开区人口、经济、产业的集 聚能力显著提升,跨入“全国五十强、全省十强”经开区行列。集聚超25万人口,规上工业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 亿元以上,生产总值达到 250 亿元。
根据2022年正式启用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2024年正式获批的丽水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画好空间蓝图,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基本依据。其中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情况为,按市级国空总规和已划定的“三区三线”方案,南城划定城镇开发边界6.77万亩(45.13平方公里),约占市本级开发边界的43%;新增建设空间1.13万亩(7.57平方公里),约占市本级新增空间的43%。已将开发区万亩千亿平台、“十四五”重大项目全部纳入城镇开发边界,按新增建设空间规模,可供经开区未来5-10年的新增产业用地供应需求与城市发展空间。经开区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1365.9亩中,用于工业平台建设9239.9亩(三江口区块1684.6亩,富岭区块3702.3亩,空港区块3853亩,丽景园150.6亩)。用于城镇扩大建设2023.2亩。用于完善开发边界形态102.8亩。未来五年丽水经开区开发的重点产业区块为三江口、富岭、空港等区块,积极向上争取以上区块的建设用地指标、农转用指标,协调耕地、林地等指标,为加强丽水中心城市首位度添砖加瓦。
二、关于经开区新空间拓展实施推进相关内容
您的建议提出,由丽水经开区尽快制定《新空间拓展三年行动方案》,并细化年度实施方案,以节点化、责任制推进工作。力争2025年启动莲都区碧湖镇南山未开发区块(以53省道为界)、青田县腊口西区块(腊口镇瓯江以西部分)的拓展前期工作,2026年正式开工施工,2027年初步形成可供工业用地(500亩以上)。市级成立丽水开发区区块拓展专班(或领导小组),莲都区、青田县全力配合丽水经开区开展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以及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要统筹协调解决的问题。
根据 2021年市委印发的《丽水市本级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实施方案》(丽委发〔2021〕13号),市政府印发的《丽水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丽政办发〔2021〕46号)等文件,明确以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整合纳入丽景园、空港园区、腊西区块(青田县腊口镇瓯江以西部分)、莲都区碧湖南山未开发区块(以53省道为界)、万象街道瓯江以南区块(含纳爱斯工业园)、紫金街道瓯江以西以南区块,总面积约217.24平方公里,打造“瓯江新城”市本级产业集聚平台。
经核实,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等多重原因,碧湖镇南山区块、腊西区块等管理体制属莲都区政府、青田县政府等属地管辖,实际区块开发时序分别由属地政府统筹安排并协调解决。
为紧抓丽水机场通航机遇,发挥浙西南开放枢纽的区位优势,顺应丽水中心城区“单城-双城-三城”的形态跃迁,构建“丽水山居”完整画卷,鉴于经开区规划可建设用地仅够近中期开发使用,为经开区十五五、十六五发展提供方向,挖掘空间拓展潜力,经开区拟主动靠前、提前绸缪,对经开区的协调区如碧湖南山区块、腊西区块等未来南城的空间拓展开展专题研究。重点从区域功能协同、临空产业体系、山地城市空间拓展、多廊道集成与基础设施韧性等方面,构建“研判与定位-功能与路径-格局与场景-支撑与实施”的全流程技术路线,明确区块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交通组织、开发时序及资金平衡等内容。拟2025年下半年正式开展,2026年完成。
三、关于自然资源政策协调、指标争取等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市自然资源局协助丽水经开区、莲都、青田做好三区三线、城市开发边界等政策协调,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建议内容。
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丽水全市建设用地规划空间矛盾突出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已经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开展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市域统筹试点工作,已研究制定了《丽水市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市域统筹试点工作方案》的初稿,正在开展内部征求。旨在缓解全市建设用地规划空间矛盾突出问题,提高全市剩余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的利用效率,以底线管控、总量不突破为前提,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结论为依据,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市域统筹机制,在市域范围内对新增城镇用地规模使用时序进行统筹平衡。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推进市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缩小“三大差距”中的引领性、基础性作用,努力以较少的空间要素资源支撑丽水打造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创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下步等市域统筹试点文件正式发布后,将根据开发建设时序,积极主动争取市域统筹指标落实到经开区的未来发展区块,并协调年度农转用指标、耕地、林地等指标,为将来以上区块的开发提供用地与指标保障。
四、关于经开区的开发资金问题
关于您提出的第三个建议,建议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能分工,配合丽水经开区,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协调政策性银行贷款,解决开发资金问题。做好工作指导,针对丽水经开区提出的涉及职能范围内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经商丽水经开区管委会,2025年已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经开区重点产业发展区块的项目资金问题,其中,“两重”方面已确认争取到项目3个,分别为一是丽水空港园区地下管线管廊建设及配套项目,25年下达资金0.5亿元;二是浙西南智慧供应链物流中心,25年下达资金0.43亿元;三是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25年下达资金0.2180亿元。中央预算方面已确认争取到项目4个,分别为一是丽水南城体育公园,25年资金需求2000万元;二是丽水经开区公办托育服务机构项目,25年资金需求3964万元;三是丽水南城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5年资金需求4779万元;四是丽水市公共实训基地,25年资金需求4000万。专项债争取情况,今年专项债已累计报送两批次,总申报项目16个(去重),已通过并确认发行项目5个,发行金额5.92亿元,预计下半年度会增加26年项目的提前批申报。
2025年下半年将就继续在开发建设资金方面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向上争取资金。2026年落实着眼保障,持续开展向上争取工作。下步工作中,会进一步优化项目清单,做深做实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中央预算、专项债等向上争取资金项目。进一步加强谋划项目,以“实施一批、前期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目标, 未开工项目紧盯前期手续,已开工项目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积极主动向上对接,各部门主动带着项目到各条线市局、省厅对接争取政策支持。
就当前来说,在解决经开区开发资金方面,已经发挥丽水经开区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多措并举地解决开发资金问题,并初步取得良好成效。结合在编的丽水经开区“十五五”规划、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及重大项目建设,未来五年丽水经开区开发的重点产业区块为三江口区块、富岭区块、空港园区三大产业平台,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与落地及科技孵化器、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碧湖南山区块、腊西区块,将在做好前期战略规划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体制机制整合、十六五开发建设时序安排等情况,择机继续推进。
感谢您对丽水市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开发区分局 刘 莉
联系电话:0578-2059170 传真:0578-2668019
邮 编:323000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