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区县动态
“腾笼换鸟” 招大引强 八都“一根毛竹”串起共富产业链
时间:2025-07-25 11:1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昨日清晨,薄雾还未散尽,一辆辆装满毛竹的货车已沿着山路驶入工业园区,空气中顿时弥漫着淡淡的竹木香。在龙泉市八都镇,8万亩竹海翠浪翻涌,一根根毛竹从山头出发,穿梭在车间工坊之间,最终在建筑、家具等制造领域大放异彩,支撑起年产值逾10亿元的支柱产业。

20年前,八都的乡间到处可见竹木加工作坊,村民沿袭祖辈传授的技艺,在锯、刨、磨之间谋生。然而,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八都的竹木产业发展却陷入困局:粗放模式难以为继,聚集效应差、管理滞后、附加值低。是固守传统,还是锐意革新?八都选择了“破旧立新”,在缩小“三大差距”的主战场上,打响了产业突围的攻坚战。

去年5月,龙泉启动新一轮竹木产业转型发展工作,八都紧抓机遇,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破解产业瓶颈,引导18家企业入园、整合转型11家、关停淘汰8家,有效破解了竹木行业“低小散”痼疾,加速打造竹木产业集群。

破立之间,产业生态焕新。八都溪坪区块有效形成集聚效应,成功招引10家以竹木小家具、竹板竹条为主要工艺的竹木企业入驻。如今,八都已经构建起以千束家居、利源竹木、众伟竹木等5家规上企业为龙头,30多家企业集聚发展的竹木“产业舰队”,一条贯通原料端、加工端、市场端的全产业链已在浙闽边界初具规模。

工业要发展,平台是关键。然而,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八都现有工业用地捉襟见肘、基础设施落后和产业配套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也纷纷凸显。于是,破解产业发展空间瓶颈,成为眼下最重要的命题。

转机很快出现。今年,新一轮省级中心镇的认定和龙泉市“剑瓷龙泉·品质共富”发展轴建设,为竹木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八都紧抓政策导向,一体化推进产业空间布局,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论证,决定以平山岭、溪坪工业区为核心,打造竹木特色产业园。

“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溪坪三期项目建设,加速破解企业用地紧缺的燃眉之急。”八都镇党委书记周建伟表示,着眼长远发展,八都同步规划溪坪四期400亩工业平台,企业入驻并全面达产后将推动全镇竹木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新增税收4000万元、就业岗位1500余个,为产业未来能级跃迁预留充足空间。

依托龙头企业和高能级工业平台,八都竹木产业最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源源不竭的增长动力,更构筑起“强城、兴村、融合”的共富根基。

毛竹体大价低、运输成本高的特点,使得加工环节普遍集中在资源产地,每一根毛竹的增值,其收益都最大程度沉淀于乡土。据估算,竹木加工企业每创造1亿元产值,就能通过收购竹材、吸纳劳务等形式,将高达约0.8亿元的“隐形财富”,精准惠及产业链每一环上的普通百姓。

周建伟表示,站在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上,八都正以高质量打造工业强镇为目标,全力推动竹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加速共富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