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关工委 >> 工作动态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天宁在市关工委资助特困大学生暨金龙房地产集团500万元爱心助学基金成立仪式上的讲话(2005年8月16日)
时间:2005-08-18 17:4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和刘秀兰副市长很高兴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金龙集团500万元爱心助学基金成立仪式和全市贫困大学新生资助仪式。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以爱心回报社会、捐资助学的浙江金龙房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王岳成董事长、陈文华总经理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贫困生辛勤筹资、精心组织助学活动的丽水市关工委、丽水日报社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在座的以优异成绩考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前,丽水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五年来,丽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5亿元,人均GDP达到1278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6.3亿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92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今年就交通一项,投入就达61个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标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仅去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17亿元,今年预计将投入18亿元。这对财政收入只有26.3亿元的丽水来说,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应该说是比较高的。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薄弱等原因,目前,我市仍然是全省贫困面最大的欠发达地区。全市80%以上人口在农村,去年虽然我市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321元,但仍有9.3万户家庭,27.5万人的年收入低于全省贫困线的1500元,加上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疾病等因素,不少农村家庭仍难以支付孩子入学的费用,尤其是读大学的费用,孩子读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许多孩子品学兼优,却因家庭贫困陷入困境,面临辍学。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看着孩子们的家长无奈的眼神,我市关工委从94年开始着手帮困助学工作,10多年来,我市的帮困助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过社会捐资、结对帮困、捐建希望小学等形式,累计筹集帮困助学资金2000多万元,资助了1万多名贫困学生。关工委的同志们不辞千辛万苦,一心为了贫困孩子,如市关工委的陈士达主任,缙云县关工委的陈群玉主任,云和县关工委的颜佐周主任等。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意识,象浙江金龙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王岳成董事长、陈文华总经理等一批热心教育事业,热心社会慈善事业的企业和企业家,积极捐资助学,弘扬了扶贫帮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借此机会,我和刘市长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大家向所有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一贯关心帮助贫困学生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我想就进一步搞好帮困助学工作,谈三点想法和二点要求:

首先,帮困助学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最近,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和谐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和文明基础上的利益协调。和谐社会,最大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最重要的是社会各方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帮困助学,关心下一代,不仅从经济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更密切了党和政府同各阶层群众的关系更密切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老百姓看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感受到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友爱,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帮困助学工作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丽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根本在于全社会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教育入手,从培养人才出发,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的国民文化素质,来发展丽水的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是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丽水经济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通过帮困助学,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就学,培养更多的人才,有利于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解决贫困家庭孩子就学难问题,也是改变农村面貌的迫切需要。丽水地处山区,经济相对落后,还有许多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读不起书。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要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读书,否则,没有文化,落后的面貌就永远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有书读,读好书,彻底的改变他们的家庭和我们丽水经济落后的面貌。

第三,帮困助学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充分体现。帮助困难学生,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是党和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最强大、最坚实、最可靠的依靠力量,只有坚持执政为民,在统筹协调中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帮困助学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件得人心、得民心的好事和实事。它是德政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委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困难学生的关怀;它是希望工程,为贫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它是阳光工程,为贫困学生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帮困助学工作,为了保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有书读,能顺利完成学业,几年来,采取财政安排、学校自筹、社会捐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力度,有效地确保了“两个不让”要求的实现。

作为市委市政府,我们也有两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帮助广大贫困学生。

帮困助学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它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我们丽水山区,贫困面还比较广,贫困学生人数众多,更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浙江金龙房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热心我市的文化建设、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几年来共捐助了140多万元,用爱心回报社会。为了帮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园上大学梦,他们在去年出资10万元,资助30名贫困大学新生的基础上,今年又出资500万,专门建立爱心助学基金。每年将基金所得利息2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金龙集团爱心回报社会、心系贫困学子,这种义举、这种企业精神非常值得全社会倡导,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500万元,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更是一种扶贫救弱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倡导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些,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企业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在座的部门单位,来关注和帮助贫困生,参与爱心助学行动,伸出援助之手,为更多的贫困学生献上一份爱心!

市关工委与丽水日报社已经多年联手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社会反响很好,希望各级关工委继续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深入持久在开展这项民心工程。也希望各宣传媒体,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多宣传报道社会捐资助学的动人事迹,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帮困助学的良好氛围。

二是希望青年学子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学生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座的同学们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市委市政府真诚地希望获得帮助的学生能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你们的关爱,把这份关爱当作今后的学习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你们以及你们的父母过上好日子,用自己的才能回报社会和国家,我想,这也是你们对所有向你们献出爱心的人最好的报答。“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不以家寒而自悲,树立道路在脚下的信念,坚忍不拔,发愤图强,以自己优异的成绩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情、父母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同学们可能都知道2004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的徐本禹,他是一个曾经得到社会资助的当代大学生,他现在还在贵州省大方县偏远乡村义务支教,他的故事让亿万中国人感动。他说:“因为别人帮助过我,我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需要我帮助的人”、“希望自己像根火柴,点燃千千万万人的爱心”。

从徐本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的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真挚感恩之情,对社会和人民的强烈责任感。我们希望培养出千千万万徐本禹式的大学生,点燃全社会的爱心,让爱的火炬不断传承,让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同学们,你们要发奋努力学习,矢志报效祖国,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承担时代重任,服务人民、贡献社会,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未来的丽水,必将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现代化新丽水!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真诚地欢迎你们学成后回来建设新丽水!

最后,祝金龙房地产集团欣欣向荣!祝王岳成董事长、陈文华总经理及全体职工心想事成!祝关工委老领导老同志们健康长寿!祝同学们学业有成!祝大家万事如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