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最亲密的拥抱,这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之间的血脉相连
时间:2007年9月25—26日
地点:浙江省中医院
一位土生土长的丽水女子,平淡温和地生活了42年,却因为2007
年9月25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道善行,一时间成为丽水市新闻人物。
2007年春节,丽水市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依丽(化名)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她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初步配型成功,要抽取血样进行深配。
9月5日,浙江省红十字会给丽水市红十字会发来了依丽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消息,并告知了采集计划。
9月21日,丽水市红十字会和依丽所在的艾莱依公司有关负责人等赶赴她经商之地——余姚,陪同捐献者前往杭州。
9月25日中午11时30分,经过4天向体内注射动员剂后,依丽心情平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重要时刻的来临。
他们素不相识,却血脉相连
浙江省中医院12楼,干细胞捐献室。从25日上午开始,房间里进进出出的都是医院、红十字会和媒体的工作人员。中午11时,医院特意为依丽早点开饭,11时30分,一切准备就绪。窗明几净的房间里,一台一人多高的血细胞分离机嗡嗡响起,年轻的护士熟练地将两个针头插进依丽双臂血管。
“疼吗?”医生问。“不疼。”依丽的神态很平静。随着乳酸钙针剂的推进,依丽的身体有点发热发烫。医生告诉依丽,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人体会有缺钙反应,所以过程中要适当补钙,乳酸钙使身体发热是正常现象,不需担心。
因为右手血管动力不足,护士把输血和回血的手臂调换了一下,然后又体贴地拿了一只球,让依丽放在手上活动挤压,增加出血动力。“感觉怎么样?”不断有人在边上询问依丽的身体感受。“很好,就像打吊针一样。”依丽笑着回答。
与浙江省中医院一条街之隔的浙一医院里,一位素不相识的受捐者,正躺在病床上,等待着从依丽身上抽取出来的造血干细胞。
“抽取造血干细胞分两天进行,今天下午抽取170毫升,明天上午再抽取150毫升,明天下午造血干细胞就会被输入病人体内。”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周郁鸿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前提,是患者与供者的人体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分型必须完全吻合。只有同卵双生兄弟姐妹的相合概率为100%,异基因血缘关系即兄弟姐妹相合概率为1/4,而非血缘关系的相合概率为四百分之一至万分之一。
周郁鸿用简单的话描述了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流程: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法采用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再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由于整个采集过程在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是极为安全的。
周郁鸿对“极为安全”十分强调。她说,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很快消失。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她强调,现代医学不会为了救一个人,而去害了另外一个人。
别样中秋,别样情
中秋佳节在医院里过,还过得这么特殊,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呢?依丽显得很轻松。她说:“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在帮助一个和自己特别有缘分的人。如果因为我伸出援助之手,而使他(她)和自己的家人能在以后的日子里长久团聚,就是这个中秋节最大的意义所在了。”依丽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深感佩服和赞同。
说话间,浙江省红十字会秘书长韩金海和中华骨髓库浙江分库部长朱春美,一起前来看望依丽,并送来了烫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紧跟着,一个笑容满面的男士走了进来。看起来,他和在场的医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都很熟,依丽不禁有点纳闷。经过介绍,才知道这位名叫沈愈的男士,是浙江省第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06年9月6日—7日,他就是在这个房间里完成了捐献。
看到“前辈”,依丽的信心倍增。沈愈一见依丽也玩笑不停。“本来我是省里年纪最大的捐献者,你出现就被你打破了!为了这个遗憾我也要来看看你!”一句话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依丽的心情更放松了。不等她询问,沈愈就主动告诉依丽,自己的身体一直很棒,去年捐献过造血干细胞后,今年他还坚持每月捐献成分血一次。“捐献全血要隔半年,捐献成分血可以每个月都做,相当于每月做一次血相分析,多划算啊!”爱开玩笑的沈愈是保险公司的员工,他和依丽交流着捐献时的感受。“你腿脚有没有一点麻?告诉你,我当时推了好几次乳酸钙呢……别担心,全球有那么多捐献者,只听说过捐献不成功的,没有捐献者事后有问题的,你看我……”
沈愈热心地帮医生看着血细胞分离机显示的数据,医生们忍不住都打趣他:“沈愈,你都很有经验了!”沈愈一挠头:“哪里哪里,我再有经验,也就捐献过一次而已。”房间里又是一片笑声。
个性独立,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
“她是一个独立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女人。”和依丽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小阎这样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她属于那种报喜不报忧的个性,不喜欢让不好的情绪影响到别人,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向别人诉苦。”在企业做过工,后来自己做生意,让依丽个性中独当一面的能力不断放大。
“但是她绝对不是那种不懂生活情趣的人。”余姚艾莱依营业部的合伙人小萍很羡慕依丽保持生活平衡的能力。“她会特意在一个星期里选一天,素食或者禁食,目的就是让身体排毒,让消化系统休养生息。工作之余,阅读杂志,搭配衣服,或者品品红酒,这些信手拈来的爱好,已经成为她习惯的生活方式。”
“生活理念比较时尚,也许是她容易接受和尝试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种行为的原因。”小阎直言自己比较害怕这样的事,她很佩服好朋友的选择,并以她为骄傲。
对于旗下经销商的义举,艾莱依公司也表示大力支持,并积极为她在订货、换季店面装潢、员工培训上做好服务,并让全企业的人向她学习。
开明和谐的家庭,是她的后援团
父亲精神奕奕、开朗热情;母亲笑语盈盈,温和贤惠。9月21日,当记者走进丽水市区一幢自建的4层楼房时,依丽父母已经备好水果、茶水迎接。从这个小小举动,可以看出父母对捐献一事的态度,是支持有加的。
“人生在世,一定要做点贡献才行。”从市人民医院财务岗位上退休下来的父亲陈旭东,这样看待捐献造血干细胞。依丽只有三兄弟,对于唯一的女儿,要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妈妈的思想也十分开通。
“我们是今年正月听女儿说起配型的事,我当时就说,只要你身体吃得消,就放心去。不要有什么顾虑。”妈妈雷翠珠又细心地叮嘱女儿,要问问丈夫的意见。
丈夫和内向的儿子虽然没有说什么,依丽去杭州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这一个星期,在丽水的丈夫就主动赶到余姚,帮助妻子打理店里的事情,以解她的后顾之忧。
在家颐养天年的父亲,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主动提起最近评选出的全国道德模范,认为这些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应该在社会上树立这样的榜样。说话间,陈伯伯还提起自己的一个愿望:“人一闭眼,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我的身体器官能为别人延续生命发挥作用,我也是很乐意的。”说者自然,在一边听到的妻子也没有讶异。看起来,这个话题,在这个开明家庭里,是没有禁忌的。
妈妈又介绍大儿子、二儿媳平常就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大家对做公益看得很平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和蔼的母亲说,大家都很理解,也很支持依丽的善举。
从余姚赴杭州前,当地红十字会特意为依丽举行了欢送会。尽管依丽最早登记成为志愿者和采集血样都是在丽水进行的,但由于生意繁忙,今年3月初配成功后,再次抽取血样,是丽水市红十字会委托余姚市红十字会,在当地完成的。
“当时天气比较冷,血液出现凝固现象,依丽先后抽取了3次,每次她都是随叫随到,没有任何埋怨的意思。”余姚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张百虎很佩服依丽的爱心和耐心。
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丽水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陶小芳这样说。
丽水市红十字会自2004年启动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动以来,已经有1100余名热心市民进行了登记和采集血样。3年来有14位志愿者初步配型成功,但其他12人都没有进入高分辨率检测程序。除依丽外,还有一位来自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庆元县的志愿者鲍晟,是庆元一水电站的员工,他的妻子是一位医生。当时丽水市红十字会在庆元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报名活动,鲍晟的妻子赶回家动员他去报名。鲍晟也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国庆节后,他将赶赴杭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就在丽水第一例捐献造血干细胞者——依丽还在医院打动员剂的时候,丽水市红十字会又接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的体检通知,同样来自庆元县的另一位志愿者如果体检合格,他将成为丽水市第三位捐髓人。短短一个月就有三人捐献骨髓,对于丽水来说简直就是奇迹。
【链接】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
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门有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物质即骨髓。骨髓中有一种能起着造血功能的细胞就叫造血干细胞。人血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成的。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他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人体内,平时所说的“骨髓移植”实际上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为什么要对捐献者使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以满足移植采集的需要。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目前的报道,药物动员剂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疾病很多。可治疗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目前,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又有一些新突破,如对重症天疱疮严重并发症(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以及生症肌无力等疾病的患者治疗。
健康者在多大年龄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标准如何?
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55岁健康者可采集造血干细胞。
其标准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梅毒试验:阴性。
(记者 雷蕾 官伟 叶海林摄 来源:9月26日《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