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2008丽水市防雪抗冻救灾专题(已归档) >> 图片新闻
决战岚头岭——武警丽水官兵救灾纪实(组图)
发布时间:2008-02-19 08:44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丽水电业局

武警官兵相互搀扶、艰难前行

共产党员冲在前面

就地而坐快餐吃着也香

喝杯姜汤增加热量

战士的双手被冻得又红又肿

战士都成“泥腿子”了

 

    “嗨呦!嗨呦……”激情高昂的号子在山谷中久久回荡。寂静的大山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在云和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交界的海拔700多米的岚头岭上,200名武警丽水市支队官兵奋战在山头上。

2月16日下午,刚忙完云和县安溪畲族乡东岱村抢险任务的丽水武警官兵,还没来得及歇一歇,又接到了新任务,那就是7天之内搬运150多吨钢材上山。

没有机械工具,只能是肩挑背扛;没有完整道路,只能是披荆斩棘;没有休息营地,只能是风餐露宿……七个被冰压垮的电塔,分布在七个山头上,每天一个战士要负重走上20多公里山路。

几天来,记者与武警丽水市支队官兵一起体验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前些天,还是艳阳高照,昨天,又下起了雨,整个大山被浓雾笼罩,岚头岭上的山路变得湿滑异常,一些战士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接着再爬起来,浑身泥泞不堪。

昨日上午11时,雨越下越大,雾越来越重,此时山上的能见度只有10米远,山高路滑让很多战士受了伤,面对困难与险阻,武警丽水市支队副政委胡刚与几名党员干部临时商议,由58名党员组成突击队,负责最艰险路段的运送任务。

“不管有多艰难,也要保证工程进度。”担任突击队队长的胡刚一个人背起四五十公斤的钢材就上山了,他从东岱村到岚头岭,已连续奋战了8天,不管是几百公斤的电杆,或是几十公斤的钢材,他总是一马当先。

搬运钢材到岚头岭德龙线315号电塔,山路长有1.5公里,为了科学合理地布置人力,山路被分成了三段,中间一段最险,全是六七十度的陡坡,两边山势则稍微缓和些。

毫无疑问,党员突击队选择了中间最险的路段,58名党员两三人组成一小组,然后,肩挑背扛开始了他们蚂蚁搬家一样的行程。“别急,别急,慢慢来!”每到山路转弯或极其陡峭的地方,前后队员总要相互照应着,他们不能让战友有一点闪失。

新兵连二连二排代理排长尹强,27岁的他一个人挑起了两个人的活,汗流浃背的他说,自己1.83米的个子太高了,和他一起扛的人肯定会吃亏,因为重量会往矮个头人那里压,所以他索性就一个人扛,这样也能多干点活,争取早日完成任务。

今年24岁的党员徐晓晖当兵已有5个年头了,5年来,他参加过20多次抗灾抢险任务,因为曾经训练时受了伤,每干重活,他就有腰疼的毛病,这次也不例外,七八天抢险任务下来,腰疼得有时都直不起来,他还是咬牙坚持着,实在不行了,他就吃颗“芬必得”止痛。他说:“一些农民都有个把月没用上电了,我这点伤痛又算得了什么。”

“党员干部就要冲锋在前……”突击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只要哪里有困难,他们就会往哪里钻,即使再艰难困苦,他们也是义无反顾。

新兵们也勇往直前

还是在大年初四,武警丽水市支队的60多名官兵就开赴到了云和县抢险,因为人数已够,新兵连的100多名战士则留守在家,为此,一些新兵还伤心了好几天,纷纷向支队提出要求参加抢险。

2月16日下午,岚头岭抢险任务下达了,100多名新兵也手握红旗,雄赳赳,气昂昂,唱着嘹亮的军歌出发了,看着他们的高兴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郊游呢。

下午三时,新兵连的所有战士赶到了岚头岭,看着巍巍的大山,郁郁的树林,他们来不及欣赏风景,就投入到战斗中去,他们争先恐后地搬运起一根根钢材,大家都要挑最重、最长的搬。

7个新兵抬起一根七八米长、400公斤的钢梁上山了,由于山路蜿蜒崎岖,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努力,一会儿,他们就已汗流浃背,满脸通红。狭窄的弯道只有40厘米宽,大家小心翼翼地,但是融化的积把山路变得泥泞不堪,一位战士一不小心脚底打滑,幸好路过的老兵一把揽住了他,另一只手用力托住钢梁。几百米的山路,战士们先后休息了4次,等搬到目的地,战士们不是满身泥泞,就是手脸被路旁的荆棘划出了血。

昨天是新兵连战士决战岚头岭的第三天,三天来,他们已成功运送钢材60多吨,虽然进入了雨天气,但是他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今年17岁的郭岳杰是台州市温岭人,去年,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选择了当兵来锻炼自己。前天,他的父母得知儿子要参加抢险任务,担心儿子体弱受不了,便专程从温岭驱车赶到了云和,看到儿子在部队两个多月的磨练,已经变得结实强壮多了,父母亲也就放心地说:“儿子,好好地干,但要注意安全。”

19岁的新兵陈芳玖来自江西赣州,从小娇生惯养的他从来没有干过重活,在家里连煤气瓶也没背过,这次是他第一次参加抗灾抢险任务,几天下来,他的肩膀扛得红肿发痛,手掌也磨出水泡,但他始终坚持着,他说:“过了年,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应该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雨天气让很多新兵受了冻,有的还感冒发了烧,但他们谁也没退下阵来,冷了,就喝口姜汤,饿了,便啃个馒头,衣服湿了,拧干了又出发。

再艰难也要决战到底

累吗?累!苦吗?苦!抢险抗灾的战士都这样回答。但他们同样回答,再艰难也要决战到底。

早晨6时起床,6时30分吃早餐,7时出发上山,7时30分开始工作,一直要到下午5时天黑才能回营地休息。几天来,战士一直按着这样的作息时间操作着。

昨天雨天气不仅让战士们干活增加了很大困难,即使吃个中午饭也是困难重重。12时左右,快餐盒饭送上了山,可是雨很大,偌大个山岭硬是没个躲雨的地方,大家也只能站在雨中就餐了。

按次序把饭盒发到每位战士手里,本身就不热的饭菜受雨一淋,就更加没了热气,有的战士夹杂着雨水狼吞虎咽起来,看着比谁都吃得香,有的战士则躲到了草丛里,津津有味地品尝午餐,还有的战士用雨衣搭起了“帐篷”,一边听着沥沥的雨声,一边享受着美餐。

“我们战士一天要吃10多斤辣椒,有些平时不吃辣的战士也喜欢上了。”武警丽水市支队副政委胡刚说,由于山高风寒,特别是雨天气,衣服穿多了不行,只有辣椒是最御寒的东西了。

山陡路滑,医疗保障组几名士兵也没闲着,他们从山上抱来了枯草树叶,铺在泥泞的山路上,不让自己的战友滑倒。他们还熬起了热气腾腾的姜汤,让战友们一碗碗喝下御寒。

再艰难也要决战到底,士兵们肩扛痛了,就把衣服塞到挎包里,再将挎包垫在肩膀上,这样可以减少肩膀与钢梁的直接摩擦。每天晚上回到营地,士兵们便相互揉揉肩,擦擦药,等到第二天醒来,疼痛便会减轻很多。

任务还将继续,艰险还是照样,武警丽水市支队200名官兵依旧信心十足,他们表示,一定会在七天内圆满完成任务,为修复国家电网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