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抗击震灾——丽水爱心大行动(已归档) >> 最新动态
听7位丽水志愿者讲述赴四川灾区救援见闻
发布时间:2008-05-27 09:44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昨日,7位赴四川灾区救援的丽水志愿者陆续返回家乡。记者和他们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灾区救援的点滴。

  力量和生机是他们在讲述中展现最多的画面。

  13日,来自四川的一个告急电话,让7个丽水人汇聚起来。他们迅速行动,短短3天内在一个小圈子里募捐了20万元。

  16日晚,7人带上钱驾车直奔四川。18日凌晨,他们跨越6省到达成都。当夜,他们决定分成四组分赴不同的受灾点。

  前往四川的路上,他们一路“绿灯”,凡是救援的队伍都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在西安,他们太饿了,每人吃了一包当地政府为救援队伍准备的方便面、喝了一瓶水。

  就在到达成都的当晚,就有余震发生,他们镇定地走出旅馆。看到成都街面上到处都是镇定的人们。

  18日清晨,他们随四川省红十字会分赴四地送急需物品。他们中的老者邱毅林去的是安县秀水镇。

  “去秀水镇的途中,满眼都是坍塌的房屋,路面随处都是山上滚下的石块。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在尽力搜救被埋的人。秀水镇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灾区的群众拿到送去的水、面包、八宝粥等,一个劲地说感谢。”老邱平实地叙述道。

  19日,7人中的两位女将——金萍萍和留品红来到江油市。她们俩在江油市了解到,灾区群众不仅需要吃的,还需要卫生巾、牙刷、牙膏等日用品。18日晚返回成都后,她们购买了大量的日用品,于19日送到江油。

 

    19日14时28分,邱毅林正在都江堰市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前,为在此死去的300多名学生默哀。那一刻,全国人民都在不同的地方为四川遇难同胞默哀。

  “灾区里随处能够看到用帐篷搭建的‘野战医院’在抢救伤员,失去家园的悲伤群众都坐在空地上,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在尽可能地营救生命,他们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7位志愿者中的叶喜标,救援时开车运货,灾区的景象几乎看遍了。

  看到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刚满一岁的孩子,不哭不笑,不吃不喝,金萍萍走上前去,递上奶粉,宽慰这位母亲。抚慰灾区群众受伤的心灵,也是7位丽水志愿者的重要工作。

  “灾区群众每人每天都能领到一斤米,10元钱,生活够用。强大的祖国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源泉。”留品红说。

  7位丽水志愿者中的林小平和洪建勇有这样的共识,当时余震不断,灾区群众和前去支援的人们都不怕。

  邱毅林在绵阳市体育馆碰到一个北川的中年男人。这位北川人地震中失去了两位亲人,家里还剩下四口人。这位北川人却放下自己的孩子,主动跑到救援现场去帮忙。

  不到现场,难以想象,前去救援的部队官兵把好的帐篷都分发给了灾区群众,自己却睡在简陋帐篷里。

  20日,7位丽水志愿者汇合到一起,赶赴安县的千佛山。他们在那里看到这样的画面:山西和新疆的救援部队睡在简陋的帐篷里,雨水浸湿了铺盖。这一天,丽水志愿者给部队送去了帐篷和蔬菜。

  短短几天,7位丽水志愿者都瘦了,因为他们和前去救援的人们一样,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睡四五个小时。“在那样的场景下,并不觉得饿,也不觉得困,只想着多送点东西去,多打两桶消毒液,多跟灾区的群众说会话。”留品红说。

  带去的20万元,捐给眉山市10万元,捐给四川省红十字会特殊儿童基金会5万元,另外5万元用于购置灾区群众的生活必需品。22日,丽水志愿者用光了所带去的救援资金,5位志愿者返回丽水。剩下两名会驾驶车辆的志愿者,在四川继续救援。26日,叶喜标和银福赶回丽水。

  金萍萍还清晰地记得回丽水前遇到的一个场景:一个四个月大小的孩子,在母亲的怀抱中倔强地啼哭,哭声高昂。“哭声中既有悲伤,又有不屈的生机。”金萍萍泪光闪闪地说。

  “下个月,我们还要去四川灾区,帮助同胞重建家园。”7位丽水志愿者有着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