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抗击震灾——丽水爱心大行动(已归档) >> 连线前方
6月17日援川心理医生日记
发布时间:2008-06-19 10:16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卫生局

    来到四川后,时刻感受到来自领导、朋友和同事们的关心。早上起来,我们单位的陈闽同志即打来电话询问,电视上说昨夜你们那里发生4.0级余震了?你们安全情况如何?确实,我们来到平武县后,遇到了许多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还有安全之忧,但是我们丝毫没有因为环境的不利而影响高昂的工作热情。

    上午八点,我们一到龙安镇灾民安置点,就有几个志愿者带着一个右手臂打着绷带的小女孩来到我们面前。她叫巧巧,今年十一岁,是石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这次地震中,“右肱骨中段骨折”,被当地医院急救后,转武汉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现已好转,上周刚刚返回,住在一间平板房里。她姑妈说,地震发生后,巧巧变得特别懂事,经常拿着留有她妹妹照片的手机发呆,几乎没有掉过一次眼泪。她姑妈担心这样下去会憋出毛病。

    巧巧没有任何的回避,仿佛在诉说一件别人的事情,“地震发生时,我正好出门到学校去,妈妈担心外出玩耍的五岁妹妹,匆忙出去寻找。我刚跑,就听到自己的房子倒塌了,还好妈妈已出门了,我们往两个不同的方向跑。我知道学校那边比较空旷,跑着跑着,只觉得肩膀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没有一点痛。第二天,听姑妈说,妈妈和妹妹都走了。知道死讯后,在山西打工的爸爸匆忙赶回。可姑妈说,你不能哭,不然爸爸会更伤心的。”多么坚强、多么懂事的孩子啊!

    看得出目前巧巧有明显的情感麻木和分离症状,我们认为为巧巧做一次情绪宣泄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们为巧巧做了一次“补祭”仪式:让巧巧在纸上写上最想告诉妈妈、妹妹的话。巧巧沉思了一会写道,“妈妈你放心好了,爸爸没事的。妹妹,我想为你穿上新衣服。妹妹我不能陪你玩了…..”写着写着,巧巧眼眶湿润了。最后,我们来到涪江边,巧巧把纸折成小船,轻轻的放入江中。但愿远去的纸船能为巧巧捎上内心的牵挂和默默的祝福。

    在回帐篷的路上,大家的心情各位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