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丽水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已归档) >> 媒体报道
[丽水日报]访市人大代表吕璞琪
时间:2010-03-31 09: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天灾和意外往往难以避免,但当灾害和事故发生时,孩子们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而坐以待‘运’,还是凭借防灾避险技能理智地自救逃生,将直接决定事件的最终结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市人大代表吕璞琪列举了汶川地震中毗邻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的自救奇迹——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就从不同教学楼中安全转移到了操场上,无一伤亡。“原因就在于这所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防灾避险知识普及教育。”

吕璞琪说,尽管教育部对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教育有过一些规定,但始终没有明确将其纳入基本课程。目前,我市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仅局限于在几个大型纪念日举行的简单教育活动。“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很单调,中小学生掌握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防灾自救的需要,一旦遭遇灾难和事故,绝大多数孩子只能手足无措。”

“学生安全问题,既关系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社会的稳定,所以我建议政府及教育部门把防灾避险教育纳入学校基本课程。”吕璞琪说,教育部门将应对地震、火灾、台风、雷击、交通事故、水灾、溺水及其他中毒、意外事故、疾病预防等防灾避险知识、自救互救技能纳入学校基本课程,并制定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有必要的学时,必需的内容以及掌握程度要求。

“我建议各级教育部门与红十字会等专业技能培训机构联手,以聘请兼职教师、校外辅导员等形式邀请专门的师资力量为中小学生开展培训,使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防灾避险基本技能。”吕璞琪认为,中小学校应定期开展各类预案演练,定期进行安全行为习惯训练,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应对紧急事件的感性认识,提高青少年应急处置能力,让学生在灾难来临的关键时刻理智地作出选择,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