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一、2013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全面推进大路网、大水运、大物流建设,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013年全市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0.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18%。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2.9亿;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完成投资17.65亿元,站场、物流完成投资2.26亿元,水运项目完成投资5300万元。其它项目完成投资6.76亿元。
截止2013年底,全市等级公路总里程达145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396公里,约占2.7%;一级公路111公里,约占0.7%;二级公路958公里,约占6.6%。公路网密度达到82公里/百平方公里。
(一)高速公路建设扎实推进。云景高速和龙庆高速分别完成投资2.26亿元和6.6亿元,并分别于4月份和6月份顺利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龙浦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052亿元;龙丽温(泰)高速景宁段项目前期顺利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审查。全市共新增ETC通道7条,已实现高速公路ETC通道全覆盖。
(二)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加快攻坚。全市11个在建国省道项目共完成投资15.9亿元,其中330国道莲都段改建工程完成投资2.2亿元,50省道莲都段完成投资3.4亿元,水阁至腊口公路工程顺利开工并完成投资2800万元;330国道莲缙段改建工程经过争取,省补资金追加2.1亿元(由6.6亿元增至8.7亿元);54省道庆元菊水至后山桥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景宁交见圩至叶村公路改建工程等10个县道项目完成投资3.27亿元。全市共完成国省道大中修57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建设448公里,建设农村联网公路97公里。
(三)瓯江航运开发取得显著进展。一是历时四年多时间的《丽水市船闸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为统一瓯江梯级电站船闸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瓯江中下游航运开发工程前期工作明显加快,丽水、温州两市就瓯江航运开发项目已达成一致意见,将合力推进瓯江航运开发,目前我市已完成工可审查各项准备。三是港口码头建设稳步推进,小顺中心码头工程、南明湖避洪避风港(码头)工程主体已经完工,完成景宁县梅岐大桥、秋炉大桥等建桥撤渡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云和县紧水滩中心交通码头和龙泉市紧水滩安福交通码头。
(四)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一是积极推进运输业发展,今年建成县级以上客运站2个、农村客运站3个;完成1条跨县班车整合,新开通班车行政村25个,公交一体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客、货运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丽水市水东综合客运枢纽概念方案初步形成。二是全力做好城市治堵工作,市本级新增公交车40辆(省政府指标17辆),优化公交线路23条(省政府指标2条),建设公交专用道10公里(省政府指标10公里),建成紫金南路公交首末站并投入使用;在全省地级市(除杭、宁、温之外)率先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05个,投入自行车3300余辆,其中市区3000辆(省政府指标2000辆)。三是加强黑车整治和出租车文明创建。整治黑车33辆;出租车服务指数总评由全省排名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七位,其中文明指数列全省第三位。我市深入推进出租车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的做法,受到省政府王建满顾问批示表扬。
(五)公路环境持续美化。一是积极推进美丽公路建设。通过完善公路安全设施和美化沿线环境,积极打造行车舒适、环境和谐、服务优质和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型公路,加快行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创建美丽公路239.4公里。二是大力推进公路边“三化”。330国道莲都段和丽武公路莲都段创建为“六边三化”示范路,全市共投入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经费9302万元,完成绿化面积38.2万平方米。据省交通厅通报,全市公路用地内、建控区外“三化”完成率分居全省第一和第二位,绿化完成率居全省第四位。三是全面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全市9县(市、区)公路沿线落地广告已基本拆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六)行业价值体系建设亮点闪烁。积极开展创国卫及行业文明创建活动,行业内环境卫生及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弘扬交通文化、争创最美行业”、“丽水十佳美德交通人评选”等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为善至乐”的丽水交通人核心价值观,挖掘树立了“模范养护工周林松”、“丽水模范司机吴斌”、“全国十大最美养护工聂如伟”等一批先进人物。
二、2014年重点工作
2014年预计丽水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亿元,其中龙浦高速项目预计划投资6亿元;国省道预计划投资15.58亿元;重要县道预计划投资9.2亿元;水运项目预计划投资821万元;站场(包括客货运)项目预计划投资1.53亿元,其他投资3.6亿元。
(一)深入谋划综合立体交通发展蓝图。在进一步深化综合立体交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丽水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中长期规划(2013——2030年)》编制工作,力争通过“构建四张交通网络,突出两大交通布局”(对外远程交通网、市域城际交通网、城市公共交通网、城乡一体交通网,交通枢纽布局、旅游交通布局),有效地对接国家、区域交通网络,满足中远距离交通需求,解决进出丽水交通问题,将丽水打造成连接长三角与海西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沟通闽浙沿海与内陆省份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继续推进龙浦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6亿元,完成路基、桥涵、隧道各40%的建设进度;加快丽水北互通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龙丽温(泰)高速公路景宁段前期进度,力争完成工可批复。
(三)继续推进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改造。续建330国道莲缙段改建工程,投资3.9亿元。续建50省道莲都段改建工程等7个省道项目(完工6个),投资11.18亿元。开工建设42省道缙云县潜陈至壶镇段改建工程,投资3000万。新续建水阁至腊口公路等15个县道项目,投资9.2亿元。完成国省道大中修97公里。
(四)加快推进瓯江中下游航运开发工程。加大攻坚力度,重点破解水源保护区和鼋保护区两个难点,力争5月前通过项目工可审批,8月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年底前开工建设。
(五)加快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计划新续建4个县级客运中心,3个县级物流中心和22个农村等级客、货运站点;继续开展城市治堵工程,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市本级争取再新增公交车40辆,开辟新线路2条以上,公交分担率再提高3个以上百分点。深化出租车行业文明创建,实现出租车网络管理和电招服务。
(六)着力推进美丽公路建设。继续实施“六边三化三美”样板项目,计划创建国省道公路边“三化”样板项目7个,总里程92公里以上。深入推进公路边“三化”工作,基本完成全市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三化”任务。每个县(市、区)创建1条(段)“美丽公路”,全市建设9个停车休息区(点)和9个对外开放服务公路养护站,治理9个安全综合整治点。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社会管理能力。巩固发展“弘扬交通文化、争创最美行业”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行业管理服务全覆盖、规范化。二是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进一步深入实施“质量安全强化行动计划”,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行业安全监管和服务水平,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四是继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深入基层调研,切实履行职责,以社会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调研为基础,谋划思路,制定方案,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五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建设舆论宣传体系,加大新闻报道正面宣传力度,营造发展氛围,提升交通形象。
丽水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