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一、城市畅通
续建学院路、水东路二期等5条城市道路,新建厦河路、联城农民新社区道路等5条城市道路;新增公共自行车1000辆;新增泊车位3000个;建成紫金路南段公交首末站;新开工城市地下利用空间2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人民路与花园路交叉口地下过街通道主体工程。
责任单位:市建设(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防办、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续建的寿元路、学院路、金桥路、城北路延伸段等已完工,水东路二期完成78%。新建的厦河路、后甫路已完成,市场2#路北延伸段完成49%,联东路中段已于2013年12月开工建设。新增泊车位8022个、公共自行车3000辆。紫金路南段公交首末站已投入使用。新开工城市地下利用空间29.8万平方米。完成人民路与花园路交叉口地下过街通道主体工程,人民路、花园路主车道已恢复正常通车。
二、扶弱济困
为1600名无固定收入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和13%;“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帮扶一户;新增失业保险1900人;市儿童福利中心、处州福利中心投入试运行;新建丽水残疾人托养中心,续建南城综合福利院。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残联、市人力社保局、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共为1664名无固定收入残疾人提供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市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月·人和327元/月·人,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2.94%和18.05%。丽水残疾人托养中心完成规划选址和可研报告,项目总建筑面积17300平方米,设置床位428张。“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帮扶一户,新增失业保险2894人。丽水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于2014年1月8日开院,是全省首个社会捐赠儿童福利院;处州福利中心(颐养院)于2013年11月28日开院;南城综合福利院项目主体工程已结顶。
三、医疗服务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415元,其中政府补助不低于290元;对参保的城乡居民实行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培训红十字会公益性初级救护员2000名以上;市中心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花街分院完成主体工程;继续推进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开工建设市口腔医院迁建工程、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红十字会、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筹资490元,其中政府补助340元。完成12.2万参保城乡居民的免费健康体检。培训红十字会公益性初级救护员2959名。市中心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完成投资 2.97亿元,将于2014年3月31日之前交付使用。花街分院、市二院迁建主体工程已完工。由于创建省级文化名城高井弄历史街区的需要,原丽水市人民医院外科楼项目停止建设,2013年3月,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将市口腔医院迁建项目改名为市人民医院东城院区(丽水市口腔医院)迁建项目,规模从390床调整到800床,并将市人民医院部分科室调整至新院区,现迁建项目征迁公告已发布。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因几次选址都不能满足建设规划要求,未能开工建设,目前正在重新选址。
四、养老保障
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400张;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00人;实施城市社区“居家系列服务惠民工程”,为300名以上城市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免费安装应急救助系统“一键通”; 新增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5个。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市区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432张。新增养老保险参保14166人。实施城市社区“居家系列服务惠民工程”,为300名城市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免费安装了应急救助系统“一键通”。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7个。
五、教育共享
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4.5%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99.9%以上,初升高比例95.5%以上;力争创成等级幼儿园10所, 市实验幼儿园开园招生;推进丽水五中新建、丽水二中扩建。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5.11%,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99.99%,初升高比例95.99%。全市新创建省二级幼儿园14所,市区新创建等级幼儿园10所。市实验幼儿园于2013年9月开园招生。丽水五中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160万元。丽水二中2号女生宿舍主体结顶。
六、市容改善
续建好溪堰水系整治一阶段工程,初步实现活水进城;完成大洋路(东环城河—丽阳街)等3个路段污水管网改造;新增城市绿地15万平方米,新建2条城市绿道;在市区主街道安装果壳箱1200个、移动垃圾箱8100只;拆除城乡违法建筑40万平方米以上。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国土局、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好溪堰水系整治一阶段工程开发路以东段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开发路以西段基本完成水下部分,初步实现活水进城。完成大洋路(丽阳街—丽青西路)、大洋路(解放街—中东路段)、大洋路(东环城河—丽阳街)等3个路段的污水管网改造,完成丽水市贺家坑(丽阳街—人民路段)截污工程和丽水市海潮河截污工程。新增城市绿地37.2公顷。新建北城绿道一期和大洋路绿道等4条城市绿道共12.6公里。在市区主街道安装、更换果壳箱1745个,添置移动垃圾箱4272只。拆除城乡违法建筑59.38万平方米。
七、文化惠民
推进市博物馆陈展工作;开工建设市图书新馆;开工建设处州府行春门城墙保护修复工程;实现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建成城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承办中国·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推广运用“智慧丽水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市区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工程。
责任单位:市文广出版局、市体育局、市经信委、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市博物馆“生态处州”和“千秋处州”展区进入设计阶段,现开展展品征集工作。市图书馆新馆因规划调整、土地征迁等原因延后建设。处州府行春门城墙保护修复工程已完成省级专业审批。“三馆一站一室一屋”公共文化设施均已实行免费开放,市文化馆免费提供活动场地330多场次、市图书馆免费接待读者23.75万人次。城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已建成,为群众免费发送3.4万余条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实现了城区文化资讯手机终端服务。中国·丽水国际轮滑公开赛于2013年10月31日—11月2日举行,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智慧丽水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开发接入的应用近200个,日均页面浏览量近千次。市区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工程启用火车站候车厅等首批6个免费无线热点场所。
八、小区改造
完成括苍新村改造;实施灯塔东区、灯塔北区、紧电小区、地质大队、园丁新村和永晖新村等6个老小区改造;新改扩建垃圾中转站6座;改造公厕3座;完成旧小区路面修补5.7万平方米。
责任单位:莲都区人民政府、市建设局。
完成情况:括苍新村改造完成总工程量的95%、基本完成地面工程。紧电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地质大队、灯塔北区、灯塔东区、永晖新村改造项目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95%、94%、87%和40%;园丁新村改造项目于2013年9月底进场施工,由于涉及丽华村政策处理问题尚未解决,目前暂停施工。改建的青林村、寿元路等5座垃圾中转站已投入使用,新建的水东垃圾中转站项目已完成所有前期审批和工程招标。完成府前菜场、灯塔路、天宁工业区等3座公厕改造。完成旧小区路面修补8.75万平方米。
九、食品安全
续建仓前、九里、联城和丽东二村等4个菜市场,改造水阁张村菜市场;实施“学生饮食放心工程”;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检测资源三整合,全年食品安全检测不少于1.5万批次、其中定量检测不少于1500批次;食品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不发生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仓前菜市场已进入市场内部装修阶段;九里综合菜场已确定施工单位(过渡经营区天宁综合市场于2013年9月10日正式开业);联城菜市场已完成主体工程;丽东二村菜市场A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水阁张村菜市场已完成改造。学生饮食放心工程5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即: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93.6%,A、B等级学校食堂比例42.0%,品牌超市进校园比例43.0%,学校饮用水城镇管网接入率97.4%,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80.6%。全年共抽检食品16486批次,合格率97.63%,其中定量检测2893批次,合格率94.30%,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6.22%,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30%,未发生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十、平安建设
完成“110”社会应急联动救助平台建设;完成南城“天网工程”197个社会治安监控点位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00件以上;为1000个以上弱势困难家庭提供法律援助;提升96345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管委会,莲都区人民政府。
完成情况:市本级110应急联动救助平台已投入试运行,已接各类咨询、求助3.7万余起。南城“天网工程”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351件,为1425个弱势困难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完成96345服务平台升级,全年话务量达到13.7万个,回访满意率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