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专栏(已归档) >> 创建动态
丽水市“红榜送好人”活动助推“长寿之乡”建设
发布时间:2015-12-11 08:32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委宣传部

丽水市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地级市,全市有百岁老人226人。今年以来,丽水市结合“万张红榜送好人”活动,大力宣传“仁者寿”的养生理念,广泛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广大市民学好人、做好事、当好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红榜送“最美百岁好人”。年初,市文明办、市老龄办印发了《关于开展“最美百岁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基层推荐、筛选审核、媒体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了10位百岁好人。召开丽水市“十佳百岁好人”表彰大会,市级新闻媒体大力挖掘百岁好人养生养德二合一的“长寿密码”,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市民长好心、做好事、享福寿。精心提炼百岁好人事迹,制作成道德红榜,采取灵活简便的形式,将道德红榜送到百岁好人所在的社区、村镇和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张贴,传颂百岁好人的事迹,展示百岁好人的风采。  

二是红榜送“最美行业好人”。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最美导游”、“最美的哥(的姐)”、“最美微笑志愿者”、“最美环卫工”、“最美农民工”等20余类“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大力挖掘、选树、宣传“最美人物”的感人事迹;印发了《关于举办“学‘丽水好人’万人接力传爱心”系列活动的通知》,面向广大市民,在市区繁华路段组织开展了“好人一条街”大型公益活动,精心筛选各行各业中情节感人、内容充实、故事精彩的身边好人,制作350余块展板进行展示,前来参观的市民达25300余人次,同时,将近几年评选的行业好人制作成道德红榜3450余张,送到好人所在的单位、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和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进行张贴广泛传播好人精神;通过设立“好人广场”、“好人文化公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身边好人事迹,留下最美瞬间;结合“我们的节日”、社区邻居节、好人榜发布等节点,组织举办身边好人进单位、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巡讲活动120余场,听众达25800余人次;全市各地还通过主题摄影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好人故事会和“学好人、做好事”主题班会等活动,大力传播身边好人精神。  

三是红榜送“里东大救援好人”。11月13日夜,我市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先后有340多名领导、专家和1450名部队官兵、各级干部群众及26个社会专业救援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救援。市文明办会同市委网信办、丽水日报、丽水广电总台面向全社会开展“寻找里东大救援最美故事”活动,截至目前,已收集到全国各地各单位干部群众推荐的最美故事350余个,最美救援瞬间图片3850余张。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全会上高度评价里东大救援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美精神,市委书记王永康亲切看望了丽水蓝天志愿救援队队员。市文明办制作道德红榜赠送到了在大救援中受伤的外来务工人员杨鹏、蓝天志愿救援队队长蓝波等人所在的单位,并为他们送去了丽水市“关爱好人”基金。  

四是红榜机制报好人。市文明委印发了《丽水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办法》、转发了《中央文明委关于印发<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每两年评选一届市级道德模范,定期推荐全国和省级道德模范候选人,形成定期评选机制,目前已有41人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9人获评省级道德模范、3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市、县新闻媒体开设“最美丽水好人”专栏专题,形成挖掘报道好人事迹的宣传机制,近年来,市级媒体已报道“丽水好人”800余例。建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经常性联系制度,实行年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跟踪服务制度,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相关情况以及职业变化、居住地、存殁等基本情况,完善好人档案库,形成好人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好人挖掘选树情况,及时提炼好人事迹,及时制作道德红榜,形成常态化的“红榜送好人”机制。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出台了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若干规定和“关爱好人”基金管理办法,设立了“关爱好人”基金,经常性组织开展众筹募捐活动,形成关爱好人机制。去年以来,已发放“关爱好人”基金48.5万元,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做好事、好人有好报’的良好风尚。(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