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丽水市商务局
一、2014年商务发展情况
一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商务厅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扎实开拓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推进大开发,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重点商务指标超预期完成。2014年超预期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三大主要经济指标。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35亿元,同比增长13.2%,高于年度目标0.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额26.37美元,同比增长11.1%,高于年度目标3.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0%, 高于年度目标28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是2010年的1.79倍、1.95倍和5.7倍,2011年至2014年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5.6%,18.2%和54.2%,占全省比重分别由2010年2.6%、0.74%和0.6%上升至2.85%、1%和1.1%。
(二)厅市合作机制成效明显。如期完成6个厅市合作项目,厅市双方联合举(承)办了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现场会、2014丽水(上海)投资贸易恳谈会和浙江老字号巡回展—丽水站等三场大型活动。获得省、部级商务发展扶持资金同比增长14%,争取广交会、华交会、食博会等稀缺展位资源400多个,展位数连续两年创出历史新高。基本完成无水港(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进场施工,青田进口名品城正式营业。厅市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加强了厅、市双方推进商务工作的联动性和互动性,给丽水商务发展带来了项目、资金和业务支持。通过活动的联合举办,也达到了宣传、推介、展示丽水和提高丽水知名度、美誉度的目的。
(三)电子商务发展红红火火。从全国网商发展指数来看,丽水市成为电商换市百强城市之一和首个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地区,云和、缙云、龙泉等7县(市)成为全国电商百强县,在中国零售网商密集度最高城市的排名中,我市名列第25位,继遂昌县成功创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后,缙云县再次入选创建单位。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达76.7亿元,同比增长53.6%。居民网络消费额76.9亿元,同比增长40.3%。建立电商换市工作机构,出台电商促进政策,6月12日在遂昌召开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现场会,在全省乃至全国全面打响丽水农村电商的“遂昌模式”和“丽水经验”,建成投入运营集聚区9个,新增3个,入驻企业(网商)600多家,率先在全国试点开展“一村一店”项目,遂昌馆、丽水馆、丽水产业带服务网商并带动销售额1亿多元。加快构建电商平台、企业、服务商和产业基地为一体的电商产业体系,组织300多家实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进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
(四)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出台《交易会参展管理意见》、《促进丽水企业参加境内外进出口展(博)览会的实施意见》,编制117个重点境内外展览计划,实现展会信息对称和共享。组团参加了广交会、华交会、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消博会、浙洽会、厦洽会、食博会、中国老字号精品巡回展、浙江名品展、长三角农超对接会等,参与企业达400多家次。举办了丽水企业走进中东欧双向投资洽谈活动、中国(丽水)·中东欧经贸对接会、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暨农产品电子商务网商对接会以及金秋购物节、汽车展、网络促消等促消费活动50多场,编制、出台餐饮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开展20场次商务业务知识和政策培训,培训人员达1900多人次。实施《外贸保增长行动计划》,落实稳定外贸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全市外贸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在巩固好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保持了30%以上增速。
(五)商务主体培育效果良好。全年新增出口主体126家,新增丽水出口名牌4个,浙江省出口名牌1个,出口千万美元企业达到71家,同比增加16家,14个外贸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省级验收。全年新引进外资项目18个,增资项目8个,其中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达到11个,占项目总数的42%。包装推出招商项目116个,举办了4场招商推介活动。合同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外资同比增长40%,实现了总量和效益双提升,打破了“欠发达地区吸引不了外资”的思想藩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8个,完成中方投资额近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0多倍。“走出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首次实现零的突破。新增4家服务外包企业,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414万美元。两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青田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经省政府批复,正按计划逐步推进,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生态化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完成19家城镇超市“放心柜”建设任务。
二、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预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以上,出口同比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并主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做好改革试点率先发展文章。一是动态掌握、积极谋划、及时对接尝试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供应链管理模式等商务领域的先行先试改革内容,争创省级文化服务贸易城市试点,抓好缙云县创新驱动发展拓市场试点示范县建设、青田开发区深化整合提升工作试点和丽水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建设改造试点。二是抓住自贸区扩面试点的契机,加强研究谋划,大胆创新,提高参与意识,做好“借梯登高”文章。三是强化对“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研究,找准契合点和切入点,积极介入。
(二)做好电商换市突出特色文章。深化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商集聚、融合、跨境、创新、率先发展,实现网络零售额115亿元,同比增长50%。争取全面建成市、县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推动电商进万村和进社区工程,建成700个村级服务点和社区快递智能投递柜。完成“一核八心多点”电商集聚布局,抓好县(市)淘宝特色馆建设,发挥丽水产业带等平台的作用,带动生态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抓好跨境电子商务和海外仓建设,促进产品出口。发挥好电商研究促进会的作用,争取在我市召开全省电商大会。
(三)做好主体培育夯实基础文章。一是培育出口、电商等商务主体300个以上。二是指导好、服务好无水港一期、青田进口商品城建设,并全面投入营运。三是继续加大与浙商、丽商和侨商的联系、沟通与对接,实现商务主体回归。四是加强外贸、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其公共服务功能。五是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基础,着力打造1个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或者开发区特色品牌园区,争取新增1家省级开发区。
(四)做好组展参展开拓市场文章。一是争取广交会、华交会、食博会等紧缺展会资源,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参展需求。二是应展尽展,全力促展,实现展会信息的对称和共享,并把以上展会组织好、协调好和服务好。三是举办丽水企业走进南非、阿联酋经贸对接洽谈,举办赴香港招商、华侨定向推介等活动和产销对接会、名品进名店工程、金秋购物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四是尝试丽水名品进杭城工程建设,抓好松阳茶叶和庆元香菇市场浙江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创建和培育。
(五)做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文章。一是鼓励各类商务主体加大技术、资金、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二是抓好出口基地、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出口品牌培育,使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的比重有所提高。支持小微企业借助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出口,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三是推出“一二三”招商计划。拍制一部投资环境的专题片,实施两次境外招商活动,举办三场境内招商活动。四是推进消费转型,立足做好做深“引导消费、便利消费、保障消费”三篇文章,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
(六)做好深化服务融合发展文章。一是把商务促进政策贯彻好、宣传好、落实好,市、县联动,协同推进,实现市、县级两级同市同策。二是编制好“商务发展、利用外资、市区成品油网点“十三五”规划。三是充分利用厅市合作平台,加强与省厅的对接、联系和争取,把商务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纳入合作平台,确保厅市双方加大对合作项目的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四是加强商务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专业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五是抓好典当、拍卖、报废汽车、成品油市场、酒类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备案、安全生产等行业规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