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一
内河治理构建水生态文化
【实事回放】
去年5月8日开始,市水利部门在丽阳坑河道投放大量“洁水鱼”,山水嘉苑的河道里,增添了许多的生机。从那以后,山水嘉苑的居民叶君华每日的生活多了许多趣味。早晨,他要先走到河边去看看“鱼翔浅底”的美丽画面。外出回家后,总喜欢绕道经过水边巡视一番。有时夜里回家,也会去河边看一眼河里的鱼才安心。
通过小鱼治水,市民开始关注小鱼,关注内河环境。
【完成情况】
好溪堰水系整治一阶段工程全长7.7公里,新建了分水闸6座、水立交5座、控制闸1座、升船机1座、跨河桥梁22座,新建一楼、一堂、三亭、六桥等水文化建筑,将于春节前对外开放。丽阳坑正在开展项目可研以及环保、水保专项编制工作。城西村5座污水处理池及人工湿地提升工程,蛤蟆坑村1座、岩泉村4座污水处理池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丽阳坑、好溪堰水系共计完成36座临时污水处理池建设;完成小餐饮“前厅后厨”和“排污纳管”两项改造468家。引进机器人对水阁区块83.37公里地下管网进行检测,采用应急开挖修复9.56公里,一般性开挖修复7.21公里,非开挖路段CIPP内衬修复21.5公里,零星修复2.7公里。
二
小区改造优化居民安居环境
【实事回放】
路平了,墙白了,绿化美了,车位多了。这是灯塔东区居民徐叶新对2014这一年小区改变的评价。“现在我们小区环境搞得很好啊,绿化啊路啊全部都修起来了,以前是乱七八糟的。现在,环境好了,人心情也好多了。”徐叶新说,自灯塔小区改造后,每日出行顺心多了。
【完成情况】
2014年,紧电小区、地质大队、灯塔小区东区、灯塔小区北区、永晖新村、括苍新村等6个老小区改造工程已完工,园丁新村立面改造、地面改造分别完成工程量的86%、20%,灯塔村改造项目完成工程量的60%;开工建设老小区改造项目7个,开工率达100%,即:大洋路小区、粮油批发市场西、棉布市场、同乐小区等4个项目已完工,大洋河北区完成工程量34%、金田小区完成工程量34%,丽光小区完成工程量5%;海潮村、城西村、丽光村等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芦埠村正在修改完善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创卫示范社区和城中村楼道粉刷、外墙修缮21.84万平方米,完成社区公厕改造18座。
三
教育保障改善教学环境
【实事回放】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市区的学校资源日趋紧张。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一批新校区即将面世。莲都区南明小学、莲都区白云小学。开发区南城幼儿园、开发区江南路中学、秀山路小学,丽水五中。有的已投入使用,有的已竣工,有的正在建设。
【完成情况】
莲都区南明小学已竣工,但受水南路建设工程影响,未能投入使用。莲都区白云小学已于2014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南城实验幼儿园已于2014年9月投入使用;江南路中学、秀山路小学均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现处于基础工程施工阶段。2014年,丽水五中完成投资1.14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总体进展顺利;市区新增校舍面积1.94万平方米。
四
养老保障让老人安享晚年
【实事回放】
针对城区范围内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居家养老中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去年,莲都区推出了系列便民惠民活动:提供每月至少一次的上门巡诊、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解决传统养老方式解决不了的难题。此外,政府还建设了城市和农村日间照料中心,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社区20分钟左右的居家养老服务圈。
【完成情况】
2014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248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月80元调整为每月100元。市区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29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57%。完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3个,其中,莲都区70个,开发区3个;市区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新增330张,市怡福家园已完成项目建筑施工图审查、项目监理招标、落实项目工程招标控制价审计等工作,目前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南城综合福利院已竣工并完成“公建民营”招选运营商工作。
五
医疗保障让看病变“简单”
【实事回放】
今年49岁的庆元人王某,因患子宫肌瘤到丽水某医院做子宫全切术,不料,术中肠损伤,引发其他并发症。去年6月25日,她与该院发生医疗纠纷。就在她为此事头疼的时候,丽水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进行调解。经有效调解,王某终于拿到了一次性补偿款1.5万元人民币,同时,她也得到了医院减免住院中个人支付的部分费用。
【完成情况】
市县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深入推进,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市公立医院药品累计让利3.8亿元,9个县(市、区)财政补助3.28亿元,市本级安排1.37亿元支持市级公立医院发展;全面实施总额预付下的医保结算方式改革,一年来参保人员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近6%,医疗费用增长、医保基金支出增幅均控制在相对合理区间;建立第三方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万丰中西医结合医院已于2014年12月25日开工;田氏骨科医院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和辅助楼的独立基础部分,完成桩基验收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987万元;钭氏医院项目正走土地挂拍程序。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于2014年4月正式成立,共接待医患纠纷来访咨询48起,受理医患纠纷调解申请37起,调解成功21起,院方不同意调解的6起,未调解成功的1起,正在调查取证中的9起;调解成功率达95.5%;共索赔566988元,履行率100%。
六
就业增收增加市民幸福感
【实事回放】
“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比增长8%以上。两档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8%以上。
【完成情况】
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公益性岗位,为重点人群就业创业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培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160人。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5元,同比增长12%,增速居全省首位,实现了农民收入增幅全省“六连冠”。完成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其中,市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480元/月提高至540元/月,增幅为1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27元/月提高至389元/月,增幅为18.96%,农村标准达到城镇的72.03%。对全市最低月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市本级、莲都区、青田县、缙云县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350元,提高12.5%,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10.9元,提高12.37%;龙泉市、云和县、庆元县、遂昌县、松阳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220元,提高12.96%,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9.8元,提高12.64%。
七
扶弱济困
【实事回放】
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行动,按户籍人口不低于人均13元标准筹集医疗救助资金。开工建设市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进家庭25户以上。新建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3个,为60名以上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就业。
【完成情况】
2014年,全市全年共安排医疗救助资金7283.82万元,同比增长9.3%,医疗救助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7.67元,同比增长103.8%,创历史新高,比省民政厅规定的人均13元标准高出一倍多,人均筹资标准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一;全市医疗救助资金累计支出4221.29万元,惠及26863人次。市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于2014年10月23日举行项目开工仪式,现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市区完成残疾人无障碍改造进家庭25户,市区新建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3个,为75名以上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就业。
八
城市畅通让出行不再苦恼
【实事回放】
50省道莲都段公路是省重点工程项目,也是丽水人民殷切期盼的民心工程。去年12月26日,随着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对50省道莲都段公路的交工验收,50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在历经3年时间施工后正式通车。
【完成情况】
大猷街西段项目已完工并交工验收;水东路二期(水东小学-北区路)已完成80%工程量;市场2号路北延伸段已完成可施工段沥青砼路面的浇筑及人行道铺装;教工路道路工程(丽阳街—学院路)已于2014年10月开工;联城路道路及管网工程一期道路工程完成施工招标;城北街西段(中山街-括苍路)完成施工。金丽温高速丽水北互通工程完成初步设计。50省道莲都段改建工程已于2014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花园路综合整治工程、富岭高速出入口改造绿化工程已完工。绿谷大道综合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总体方案已完成,已实施完成五个景观节点施工,完成投资350万元。新增停车泊位5102个,新购置公交车67辆,新增公共自行车800辆。
九
文化惠民丰富精神生活
【实事回放】
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工程“自然生态”展区已完成展区布展,达到初步开放要求;“千秋处州”展区艺术创作已基本完成,基础装修完成90%,将于2015年3月底完成整个展区布展,达到初步开放要求。谭宅和小谭宅保护维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43.6万元,于2015年1月15日全面竣工,并通过初步验收。
【完成情况】
以文化订制模式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标准化配送工作,整合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展览、非遗民俗、文化走亲等资源,建成文化礼堂服务“数字菜单”,确保文化礼堂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和常态化,全年在农村文化礼堂完成文艺巡演100场,文化走亲100场。成功承办2014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全国中小学生国际跳棋锦标赛、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大型赛事。全国皮划艇冠军赛因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备战需要延期举办。
十
食品安全让人吃得放心
【实事回放】
去年11月26日,市区华敦街的西银苑菜场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提升后开始营业。菜场总用地面积2600平方米,摊位和店面数52个,菜场内还设立了自产自销区域,不仅方便菜农销售,也改善了市民买菜的卫生环境。
【完成情况】
市区完成4家“放心柜”建设,超额完成1家。稳步推进“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建设及“品牌超市进校园”工作,启动实施校园饮水质量提升工程,全市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100%,实行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为95.6%,AB等级食堂比例为60.1%,品牌超市进校园比例为67.9%,饮用水城镇管网接入率为99.0%,实施“周检查月报告”制度的比例为86.2%,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84.4%,已超额完成省定的各项指标任务。仓前菜市场、西银苑菜市场、沙溪亭菜市场已投入使用;联城菜市场已完工,灯塔菜市场完成地下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