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自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区的各个社区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推进社区文明创建,使社区成为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白云社区:
义务巡逻队每天入户宣传创文明知识
白云社区创建于2001年,社区内有居民住宅楼54幢,住户1930户,常住人口5800多人,流动人口2600多人。白云社区党总支书记卢君红告诉记者,社区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创建“服务型、自治型、科普型、平安型、环保型”和谐社区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社区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工作抓手,为社区居民开展了许多贴心的服务。
2002年,社区成立义务巡逻队,经过15年的发展,队伍由最初的30多人增长到现在的95人。志愿者分成15个小组,每天在社区内巡逻,负责社区的安全巡查和卫生监督等工作。丽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巡逻队主动承担起了义务宣传的职能,每天入户宣传创文明知识,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创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为了更好地帮助社区内的空巢孤寡老人和困境儿童,白云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共建单位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丽水护士学校的医疗资源,提供义诊和心理咨询等服务。丽水二院成立的“益心志愿服务队”每月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量血压、测血糖、心理咨询以及用药指导等医疗服务。
此外,社区从2006年开始,设立了“居民议事厅”,每逢有社区重大事项,就会召集相关居民开会商议。这一议事平台为社区居民参与基层自治提供了渠道,也充分体现了社区管理的民主与公正公开。
大洋河社区:
社区帮帮团每月开展社区志愿帮扶活动
昨天,记者来到大洋河社区居委会,一面“先进社区”的旗帜高高地伫立在门口。
成立于2002年11月的大洋河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住宅楼60幢,楼道195条,现有居民3062户,8400多人。随着我市“双创”工作的开展,大洋河社区立足实际,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居委会工作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社区综合治理为保障,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大洋河社区以“社区帮帮团”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促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序开展。
“大洋河社区帮帮团”下设有“就业帮帮团”“慰问帮帮团”“爱心帮帮团”和“调解帮帮团”四个服务内容不同的分团。大洋河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东盛介绍:“在今年的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慰问帮帮团的志愿者们,给社区里的高龄老人、老党员、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送去了慰问品。”而“爱心帮帮团”除了给社区里的孤寡、病残、高龄老人和离休干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还会每月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帮扶困难人员等一系列活动。
此外,大洋河社区在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组织架构、环境卫生、邻里节、文体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其中,在2016年,大洋河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四关爱”、平安巡逻、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内容活动85期,参与志愿者达3649人次,服务总小时数20980小时,服务居民群众8600余人次。
北苑路社区:
社区每位居民都是创文明积极分子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莲都区岩泉街道北苑路社区,从社区的改变看见了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可喜变化,从社区居民的口中感受到居民对这种变化的喜悦之情。
吴阿姨是北苑路社区北苑新村的老居民,可以说,吴阿姨亲眼见证了北苑路社区一点一滴的变化:“以前社区的确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但是在文明城市创建之后有不少的改变。以前小区有一些居民会直接从楼上往下面扔烟头、扔垃圾袋等,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之后,这种情况基本没有了,邻里也更加和谐了。”吴阿姨的叙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
“以前小区楼道里经常会有牛皮癣似的小广告,现在社区干部天天巡查,难治的牛皮癣也已经没有了。”市民王先生说,非常感谢文明城市创建给我们社区环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社区不仅干净了,也和谐了。
今年,北苑路社区积极组织了包括关怀空巢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巡逻、拒绝烟头等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此外,北苑路社区将每周一定为社区的“全民保洁日”,对社区内的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扫,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现在社区的每位居民都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分子了。”北苑路社区主任傅建丹介绍,以前由于社区居民对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对于文明创建工作不太认可,随着城市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举措确实给居民带来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很多市民都为社区的变化而点赞。
左渠门社区:
腰鼓队每周三次在社区进行文明宣传
斑马线前礼让、垃圾烟头不落地、公共场合要排队……这半年多来,左渠门社区的大街小巷内每周都会有固定三次响起播音喇叭的宣传,伴随着喇叭声的还有整齐划一的腰鼓敲打声以及一群老人们中气十足的宣传口号。
这支宣传队伍正是左渠门社区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出现的宣传腰鼓队。
“我们队一共有30多人,都是由退休人员组成,年纪最大的都已80岁了。”腰鼓队的组建者60岁的程建敏告诉记者,她退休之后便利用早年学会的腰鼓技能发挥余热,带动社区的老人们一起学习娱乐生活,“慢慢地,队伍就壮大了,这次全市上下都在为创建文明城市努力,我们自然也想利用特长出一份力。”
程建敏介绍,腰鼓队每周三次在社区进行文明宣传:“我们每次都会有20人左右组成队伍,晚上6至7点这个时间段,对社区不同区域进行宣传。除了在路上播放喇叭之外,我们还会通过喊口号、拉横幅、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等方式进行宣传。”
对于这支在社区内“声名远播”的腰鼓队,大家从一开始的看热闹转变成了佩服,居民徐先生说:“真没想到他们就这么坚持下来了,他们的沿街宣传不但让创文明城市的气氛更加浓厚了,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文明知识。”
“除了腰鼓队的日常宣传,我们还会定期组织社区内居民的文明知识培训,同时入户发放文明知识问卷,针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宣传。”左渠门社区党总支书记应松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