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妇联 >> 美丽故事
龙泉:盯着“转型升级”不放松 催着“来料加工”加速度
时间:2016-05-19 17:0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政府

     颜色各异的布料在工人手里来回摆弄着,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平车台,扎眼穿线的“哒哒”声响成一片,在市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二期的瓯源基本饰品袋厂内,加工妇女们正忙着加工各类饰品收纳袋。从事来料加工已有9年的经纪人何树民,在面对众创浪潮的不断冲击下, 依靠自主创新、设计品牌来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带领加工点实现了从“来料”到“来单”华丽转身。目前,该加工点共有平车43台,带动加工妇女达90多人,加工产品的利润空间比纯加工时期至少高出15%。 

      近年来,龙泉市妇联坚持“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以“规模化、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四化建设为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升级版“来料加工”,打响 “双学双比” 攻坚战。一是场所撬动。以场所建设为抓手,用足用活省特扶资金,建成市、乡、村三级集信息服务、加工示范、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在建立丽水市第一个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建成基地二期,一期、二期共引入5家领头企业成功入驻。截至目前,发放加工费达1000多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积极融入富民壮村强乡镇工程,建成市、乡、村三级来料加工场所21个,带动了70多个村500多人就业增收,为21个村实现物业经济45万元。二是品牌“智造”。市妇联确定以平车加工发展驱动来料加工“转型升级”,在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一楼设立家居布艺服饰来料加工展示中心,着力打造家居布艺服饰品牌。同时大力鼓励青瓷饰品、青瓷软包装从业人员在创新设计与提升品质的前提下,积极争创品牌,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目前,全市已有近20家青瓷饰品创立品牌,青瓷软包装经纪人何树民申请注册了欧源基本饰品袋品牌。三是产学结合。城乡互动互通,常态化开展来料加工经纪人素质提升培训班,深化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创业指导等措施,不仅安排专业知识学习,还邀请专家及优秀经纪人开展辅导和交流,提升了其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设立市妇联来料加工培训基地,采用妇联主导、人事考核、分点培训的方式,主导电动缝纫技术培训。共培训电动缝纫技术615人,596人通过考试取得技能培训证书,为家居布艺服饰品牌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市妇联把牵线搭桥送服务作为撬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点,织就一张互动紧密、运作灵活的“妇”字号领航网,推动妇女就业增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五年来累计发放加工费11.4万元,培育经纪人298人,举办培训班658期,培训人员32150人次,带动就业2万余人、来料加工企业29个。加工产品涉及家居产品、服饰珠饰、布艺玩具、手工绣品、无纺布袋等几大类。(龙泉市妇联 李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