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日,2015年度丽水市星级农村文化礼堂名单公布,松阳县水南街道寺岭下村被列入全市首批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赤寿乡梧桐口村被列三星级农村文化礼堂。
“自2013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6家。”松阳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松阳县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五有”为基本标准,注重与“田园松阳”特色、松阳节庆文化活动、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结合,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
在水南街道寺岭下村,有一个由8名老年人和一名80后村文化员组成的寺岭下村文化礼堂管理理事会,这支队伍以村老龄协会为主导,促进了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而自2007年开始,寺岭下村已连续10年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整台晚会全部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开展得有声有色。“文化礼堂办得越来越好,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家都说,现在乡村生活过得比城里还舒服。”说起村里的文化礼堂,理事会会长杨水明骄傲地说道。
除了做好规定动作外,松阳文化礼堂建设更立足各村庄的风土人情、习惯习俗、文化传承,凸显特色内容,打造特色品牌。望松街道吴弄村、赤寿乡梧桐口、吴弄、蔡宅等村充分整合利用村内保存完好的祠堂、古民居等资源打造“古村文物馆”,新兴镇上安、上源口、端口等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重点做好茶文化的文章,凸显“茶乡小镇”文化。同时,赤寿乡梧桐口村还将“六星文明户”家庭以及评选的“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好邻里”模范人物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文化礼堂长廊里。
到2017年,松阳全县将达到50个以上农村文化礼堂,并按照已制定的《松阳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五年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文化礼堂运行管理机制。通过星级评定,松阳县的各个农村文化礼堂踏“星”而来,必将真正成为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成为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