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专栏(已归档) >> 核心价值观
“单腿飞鱼”转战皮划艇
发布时间:2017-06-06 10:38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网

  蔡余庆燕告别泳池续写速度与激情

   “单腿飞鱼”转战皮划艇 

  她的目标是站上东京残奥会的领奖台

  

  14岁,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斩获2金1银;15岁,创造女子S9级4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17岁,参加伦敦残奥会,成为我市征战残奥会第一人……蔡余庆燕的荣誉簿上,写满了一段段传奇故事。

  如今,“单腿飞鱼”转到残疾人皮划艇国家队,告别了奋战十余年的泳池,她将走向更加宽广的水域,迎接全新的挑战。

  “我的目标是站上东京残奥会的领奖台,实现奥运奖牌梦!”蔡余庆燕说。

  “单腿飞鱼”转项皮划艇开始新的征程 

  今年22岁的蔡余庆燕是莲都区太平乡吾古村人,3岁的时候因为交通意外失去了右腿。10岁开始,蔡余庆燕开始接触游泳,12岁入选国家残疾人游泳队。

  2009年,14岁的蔡余庆燕第一次参加世界级大赛——世界轮椅运动会游泳比赛,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一年后,参加第一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蔡余庆燕在S9级400米自由泳中夺得金牌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首枚金牌。2012年,蔡余庆燕征战伦敦残奥会,成为丽水参加残奥会第一人,可惜发挥不佳未能进入决赛。

  2015年9月,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收获两枚铜牌后,蔡余庆燕萌生“退意”。“那段时间自己比较迷茫,也很困惑。”当时,皮划艇比赛成了里约残奥会新增的项目,国家残疾人皮划艇队刚成立不久,皮划艇队的教练也正好看中了她的力量和耐力,想让她加入皮划艇队。

  不久,蔡余庆燕正式转项国家残疾人皮划艇队,专攻KL3女子200米。

  “皮划艇队的训练更加艰苦,在户外水域,可以说是受尽风吹雨打。”蔡余庆燕回忆说,在嘉善汾湖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的第一天,由于训练量大大超出了她以前的游泳训练,两三组基本动作下来,她感到眼冒金星,呼吸不畅,在训练场就休克了。

  转项皮划艇队后不到半年时间,蔡余庆燕迎来了2016年里约残奥会的资格赛——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的世界残疾人皮划艇世界锦标赛。

  对于刚练皮划艇的蔡余庆燕来说,比赛经验的匮乏再次阻止了她前进的步伐。“比赛当天风浪比较大,马上就要发枪之际,一个浪打过来,打歪了我的艇身,矫正路线就浪费了一两秒。”以一秒之差,蔡余庆燕与里约残奥会擦肩而过。

  对于年轻的蔡余庆燕来说,错过里约残奥会,并没打击她的信心。到了国家残疾人皮划艇队后,她一次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最好成绩比刚入队时提高了十几秒。

  一刻不放松训练她为奥林匹克梦想再出发 

  今年3月份,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市残联的帮助下,蔡余庆燕有了个新的身份——市托养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

  “平时主要就做一些办公室里的工作,现在国家队没有集训,回到丽水为残疾人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蔡余庆燕告诉记者。

  蔡余庆燕说,残疾人运动员有特殊的比赛周期,分休息期、集训期和比赛期。去年8月份国家队集训解散后,她就回到了丽水。

  “相比游泳,残疾人皮划艇是一项比较小众的运动,国家队也只有12名队员。”蔡余庆燕说,练游泳的10年时间里,她待在丽水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半年。“现在皮划艇队集训的通知也还没下来,我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陪陪家人。”

  虽然是休息期,但工作日下班后,蔡余庆燕都会进行2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周末时就到南明湖的水上运动中心下水训练。“虽然没有进行系统的集训,但平时个人的基础训练一点也不敢落下。”

  如今,蔡余庆燕已经把目光投向了2020年东京残奥会,希望能再续奥林匹克梦想。“现在就是要稳扎稳打的训练,最终的目标就是能站上东京残奥会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