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行丽水分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丽水之赞”为引领,以“丽水之干”精神为动力,回归金融本源,践行普惠使命,秉承“工商银行不服务小微企业就没有未来”的理念,充分发挥国有银行在信贷保障、风险防控以及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
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小微发展成效显著
小微企业有贷户拓展稳步推进。该行全面构建小微企业一体化营销服务体系,加大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营销力度,重点加强1000万元以下,尤其是500万元以下小微客户的拓展。2018年1-9月共新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客户97户,同比增加27户,增幅38.57%;新增贷款3.91亿元,同比增加2.47亿元,增幅171.23%。
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加快创新。该行根据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短、频、快”的特点,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工具,逐步将线下融资业务迁移到线上,大大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18年9月末,“流贷网络化”余额35.42亿元,较年初增加1.36亿元。同时,为满足小微客户个性化融资需求,创新推出“购建贷”“税务贷”“结算贷”“经营快贷”等融资产品,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2018年1-9月发放创新类融资产品3.06亿元。
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效率不断提高。该行在中小企业客户中大量采用续贷“预审制”,基本实现贷款当天还当天放,2018年1-9月共对314笔贷款实行转贷预审,转贷金额14.27亿元。同时,提升营销服务效率,每季度组织召开拟新建信贷关系中小企业贷款营销预审会,2018年1-9月共预审客户177户,预审金额11.28亿元。
践行普惠金融使命 彰显大行责任担当
小微信贷规模专项倾斜支持。为推动小微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该行对当月25日前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保持正增长的支行,给予专项规模倾斜支持;若25日当月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贷款为负增长,则扣减相应贷款规模。
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18年6月下旬以来,对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客户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并对存量的小微贷款进行差异化定价,逐步下调利率上浮幅度,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8年7-9月,该行共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客户节约融资成本近190万元。
完善小微绩效考核机制。围绕小微拓户、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等多个维度,该行制定了差异化绩效考核方案,增加了小微贷款和户数的考核权重,提高小微客户拓展和服务的主动性。同时,落实好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加强对小微金融从业人员的内控合规管理,严防道德风险。
深化小微金融服务 振兴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认识,深入贯彻普惠金融政策。该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通过有效落实普惠金融最新监管要求、完善普惠金融布局、规范小微信贷经营管理,树立“拓户和管理相结合、机制和手段相结合、需求和产品相衔接”理念,强化小微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普惠金融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把握重点,有效开展市场营销。结合辖区市场特点和经济特征,选择成长性好,具备行业和产业优势的客户开展业务,如为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庆元竹木和铅笔行业、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和松阳茶叶市场制定批量化集群融资方案,总授信6.16亿元,截至2018年9月末,方案项下贷款客户56户,发放金额3.76亿元。
创新模式,优化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优化企业开户流程,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业务办理过程中所需的多次交易、多次审核、多次签章的复杂审核流程精简为一次性办理、一次性签章、一次性审核,真正实现客户“最多跑一次”。积极依托“工银聚”平台开展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核心企业为上下游制造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打造端对端、点对点和全产业链、全流程的品牌金融服务模式。
加强风险防控处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风控能力。在新增准入上,通过制定新客户准入标准、强化信贷投向管理、落实名单制管理等措施,真正防止“病从口入”。在存量管控上,继续强化存量治理,实行有进有退,坚决止住新的出血点。在贷后管理上,严格落实客户经理贷后管理职责,掌握企业真正的风险状况;抓好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的有机结合,把握信贷实质风险。截至2018年8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58%,低于同业平均水平0.74个百分点。
帮扶困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该行对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简单抽贷、压贷、断贷,而是“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方案,全力做好风险化解工作。2018年1-9月共为28户困难企业召开信用风险委员会并出具同意转贷会议纪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加大清收力度,提高处置效益。以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明白纸”为抓手,坚持转贷、清收、打包“三条腿走路”,狠抓清收处置进度,及时解决不良贷款诉讼和清收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和不良资产处置“三个优先”原则,持续提高清收处置效益,2018年1-9月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率仅为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