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MB1664458R/2018-04907 | 文号 | 丽农提复〔2018〕20号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局 |
成文日期 | 2018-11-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吴应淼代表:
您在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G026号建议《关于加快我市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概念与保护理念,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2012年开始,农业部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以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为核心,以筛选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重点,不断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和社会功能,并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开拓动态传承的途径、方法,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逐步形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为繁荣农业农村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出积极的贡献。目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完成认定四批,全国共认定91个,其中浙江8个,丽水占3个,分别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云和梯田农业系统。其中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中国第一个、亚洲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庆元县委县政府把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香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今年重要工作推进,遂昌茶文化系统 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关于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加快我市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一是全力保护我市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市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云和梯田农业系统三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成立专门机构,制定规划进行保护,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多方参与”的保护机制,用规划引领保护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划定遗产地和重点保护区范围,明确近、远期建设任务。二是在全市范围积极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经过各县(市、区)农业局调查统计,丽水市共有班春劝农、云和雪梨生产技术系统、缙云麻鸭等79个农业文化遗产。三是分类管理保护,根据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和濒危性,确定保护优先序,为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奠定基础。挖掘遂昌茶文化系统、景宁惠明茶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庆元香菇文化系统等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二、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精髓。系统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深入挖掘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如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每年开展“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活动”都进一步扩大了香菇文化的魅力。2007年,吴三公传说(香菇传说)被列入第一批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菇神庙会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香菇砍花技艺(龙泉、庆元)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基地4万多亩,通过深度挖掘稻鱼共生系统的古老文化和习俗。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云和梯田农业系统每年芒种时节在云和崇头镇梯田举行传统农耕民俗活动“梅源开犁节”,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
三、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宣传推广。一是积极主动借助农业部、农业农村厅、农博会、农旅融合、新闻媒体的平台推进宣传推广,提高我市农业文化遗产知名度。农业部拟于2018年9月举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将我市三个这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荐到省农业农村厅和农业部。积极参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旅游局联合推出的“100条浙江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最美田园”的推选活动,我市整合出青田世遗农耕探寻线、龙泉“茶乡养生度假游”等8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择优推荐了19个“最美田园”,通过浙江新闻、丽水日报等报纸、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松阳县“古韵茶香健康骑行——大木山骑行茶园”茶旅路线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茶旅金牌路线”。二是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如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每年开展“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活动”都进一步扩大了香菇文化的魅力。青田积极举办各种文化鱼灯展演、田鱼文化节、田鱼烹饪大赛、开耕节等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对传统稻鱼共生技术进行了深入挖掘,从稻田整理、稻种选择、鱼苗繁殖、鱼苗放养、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青田稻鱼共生的传统知识,与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制作《青田传统稻鱼共生技术》科教片,向全社会宣传普及传统稻鱼共生技术。云和梯田农业系统建立了梯田吹打乐队,畲族山歌、沙铺山歌非遗项目传承班,确定传承人,培养传承队伍。三是积极开展农事节庆活动。举办中国(庆元)香菇节、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中国(龙泉)灵芝大会等大型重要农事节庆活动20余场。
四、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依托丽水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农业文化,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通过创建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休闲观光农业区(点),建设农业景观,大力推进“丽水山耕”品牌建设、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逐步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推进农旅深度融合。一是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我市共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精品线路,以及中国最美田园、中国美丽乡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国家级荣誉26个。二是把农业园区转变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景区。通过整体规划,整合农业、乡村、山水资源,使农业园区变成有景可游、有村可居,有土货可品尝、有乡愁可回忆的3A、4A级景区。如云和梯田、松阳大木山茶园、缙云黄龙现代农业园区等,原来都是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块,通过景区化改造,现在都是4A级景区。青田建成方山稻鱼共生博物园、仁庄稻鱼共生休闲观光园、小舟山梯田稻鱼共生等休闲观光农业区(点)。三是全力推进转化农产品旅游地商品,全市新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主体108个,新增农产品旅游地商品141个,新建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购物网点36个,实现农产旅游地商品营销额21.99亿元,实现“丽水山耕”农产品销售额33.78亿元。开发了云和白鹤尖、云和清江鳖、青田青、青田双丰田鱼干、庆元百兴,庆元菇乡缘等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农产品品牌。
下一步我们继续积极与市文广出版局等相关部门统筹合作推进,研究出台有利于我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加强各县(市、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发展工作经验交流,积极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感谢您对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市农业局产业处 叶樟枫
联系电话:2026752 传真:2026726
邮编:323000
丽水市农业局
2018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