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部门动态
“丽水实践”探索体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05-23 16:16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体育局

  一个月前,来自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13500名路跑爱好者奔跑在依山傍水的瓯江绿道上,让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的丽水更添运动活力。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丽水超马“最美赛道”也成为了理想的旅游点。不少热爱跑步的市民再次“披挂上阵”,在九龙湿地重温“美景中奔跑”的惬意,穿梭在绿色的“海洋”中。丽水绿道作为大花园建设的旗帜性项目,逐渐成为都市人走进乡村、亲近自然的新通道。 

  一、 绿水青山孕育“最美赛道”。 

  作为浙江的天然生态屏障,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4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 10 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一份份令人艳羡的“生态成绩单”,让丽水成为名副其实的“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丽水顺理成章成为浙江打造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2018 年以来,丽水以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为抓手,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 ,着 建“ 多环”的大花园绿道布局,匠心铸就瓯江绿道旗帜性项目,今年3 31 日举办超级马拉松赛事则成为大力推动瓯江绿道建设的重要抓手。 

  丽水超级马拉松路线大部分都在瓯江两岸,汇集了丽水南明湖、九龙湿地公园等景观,除原有绿道外,只有部分是丽水市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先行段,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根据规划,丽水到 2021 年将完成建设绿道 2733 公里,串联138 个乡镇和 1675 个行政村,基本建成“一江丝路盛景、十城秀美河川、百乡韫玉怀珠、千里山水画廊”的丽水大花园绿道网络。 

  二、体育成为绿道建设活化剂。 

  利用瓯江绿道,打造全国首个城市超级马拉松品牌赛事,只是这些年丽水在探索绿道体育方面的一个缩影。 

  依托绿道发展骑行经济,在运动中欣赏山水,在休闲中感受情谊,也成了引领休闲旅游新风尚。景宁县大均村的村民周仁建,在畲乡绿道建成后,第一个引入四轮自行车用于出租游客,原本不被看好的产品,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现象。尝到甜头的他,此后扩大服务范围,购置单人车、双人车,在旅游旺季,营业额最好的一天可达11000左右。缙云仙都景区的“仙都风情绿道”,利用原防洪堤、乡村小道沿好溪依山傍水蜿蜒而建,最大程度保留了沿线的自然生态,兼顾步行和骑行功能,把仙都各景点紧密串联起来,并获得第二届浙江省最美绿道称号。各县(市、区)都有一条或几条连续 5 公里以上的骑行绿道,让游客在休憩中健身、骑行中赏景。 

  为了让绿道火起来,丽水各地还通过机构合作积极发展赛事经济,打造绿道赛事。市体育局引进马拉松赛事运营团队,在每年3月举办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基础上,2019年筹办首届丽水超级马拉松赛;缙云县2018年首次举行大型户外越野赛事,赛道横跨6个乡镇,由绿道、驴道、古道串联而成,共吸引来自世界各地900多名选手参赛,成功打造“江南仙境·缙云仙都超级越野赛”品牌,力争将其打造成国际知名的越野赛;松阳县依托婺处森林古道(松阳段),成功嫁接运动休闲旅游功能,连续5年与中国登山协会合作,举办国际性山地竞速赛事。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依托绿道开展的赛事活动不少于100场,有效拉动当地旅游的发展,提高瓯江绿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绿道产业激活乡村振兴 

  体育拉拢了人气,依托绿道的建设,依托瓯江绿道网盘活周边村庄、道路、土地等资源,尽可能地串联起了沿线村庄促进民宿、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等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景宁县的大白坑森林绿道,投资仅500万元投资,发挥区位独特优势,成效非常明显,起点的桃源水果沟,仅在2018 年的入园游客就达到了 26000 人次,销售额达到了300余万元,相比去年强劲增长了 30%以上。松阳县大木山骑行绿道,仅仅做了一些基础设施的小加法和互联互通的辅助线,便有效激活了4500余亩茶园。目前,该区域共带动发展民宿(农家乐)62 家、床位 600 张,2018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绿道骑行、小溪垂钓、田园摄影、农事体验……成为游客热衷的项目。松阳过云山居、景宁如隐小佐居等一批高端民宿应运而生,逐步形成瓯江绿道经济带。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丽水体育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过10%。根据规划,到2020年丽水体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60亿元,增加值达到16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以上。丽水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与丽水市生态环境高度吻合和匹配,对于促进丽水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市体育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