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临近,眼看就要大降温了,丽水市图书馆的党员们做了一件特别温暖的事儿:自发凑钱买了羽绒服、毛衣、保暖内衣、口罩和米油,送到爱阅读的斗笠老人朱贞元家中。
丽水市图书馆工作人员送温暖到斗笠老人朱贞元家
一、爱读书的斗笠老人
2020年7月,84岁的朱贞元老人戴着斗笠、顶着烈日、身穿蓝色老式制服,辗转来到丽水市图书馆借书,一度感动了许多网友。“丽水图书馆闭馆日为84岁老人一人开放”的温暖故事也被多家媒体关注报道,曾微博热搜排名第七。
斗笠老人朱贞元
半年来,老人又多次到馆借书,细心的馆员们发现,每次上门,他穿的都是那一身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的蓝制服。老人对阅读的热爱让馆员们既感动又敬重,在得知老人生活困难后,于是有了此次给老人送书的同时,送去冬衣的温暖举动。
斗笠老人朱贞元的书桌
见到熟悉的馆员来家里,正在窗前看书的朱老伯赶紧起身招呼,开心之情溢于言表。见他狭小房间里堆满碰柑,问询得知是他采摘的2500斤碰柑,目前还未曾销出。于是,馆员们又开始筹划起爱心销售。
类似的暖心事,在丽水各县(市、区)图书馆不断涌现。
斗笠老人朱贞元试新衣
二、我陪你读,爱心传递留守村
丽水地处山区,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尤其是一些革命老区,村里基本上都是为数不多的老人和孩子,形成了丽水特殊村——留守儿童村。这些孩子平时只有爷爷奶奶相伴,而大多数老人不识字,导致孩子们平时获取阅读信息的渠道很窄,他们的阅读启蒙和阅读陪伴更无从谈起。
为了填补这些留守儿童阅读启蒙和阅读陪伴的空白,图书馆的志愿者们扮演了“陪读爸妈”的角色,2017年暑假“我陪你读——陪伴留守儿童阅读”活动在景宁县畲族岗石村拉开序幕。截至目前已在云和县库区移民村石浦村,景宁大地学校,遂昌县梭溪小学,龙泉市清溪小学、老竹镇民族小学等边远革命老区开展多场陪伴留守儿童阅读活动。
2020年举行的“我陪你读——陪伴留守儿童阅读”活动
丽水市图书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组建满怀爱心的“我陪你读”志愿者队伍,联合各县市区图书馆,走进山区开展陪读活动,由志愿者进行指导和互动,给他们讲述浙西南革命故事,领他们读诗歌、讲故事、做游戏,教孩子们如何把阅读与表达相结合,让两者互相促进,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感受阅读和表达的乐趣。
2020年4月丽水市图书馆新馆试运行之际,参与过“我陪你读”活动的龙泉市青溪小学、遂昌县梭溪小学的学生们听说后,还专门寄来了他们的画作,画出了他们心中的图书馆,在丽水市图书馆新馆举办了《我心中的图书馆》画展,形成良好反馈。
读者在丽水市图书馆新馆看“我心中的图书馆”画展
受孩子们的启发,“我陪你读”活动扩大了服务人群,在保留留守儿童伴读的同时,将服务人群扩展至视障读者、空巢老人等对阅读有需求的群体。
为视障读者开展的阅读活动
重阳节为老年人开展的阅读活动
为老年人开展的阅读活动——乡村故事会
除了“我陪你读”活动外,青田县图书馆针对乡村民办幼儿园绘本图书匮乏的情况,每年在“六一”儿童期间都会开展“书送希望·书送乡村幼儿园”活动,每年给10所乡村民办幼儿园送300册左右的图书,已连续开展了8年,深受当地家长和孩子喜爱。
为孩子们开展的送书活动
三、我来送书,写下书香“陋室铭”
2020年7月,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在国内乡村逐渐放宽之时,在缙云播报、丽水网等媒体上相继报道出缙云县双溪口乡周扎村残疾村民虞永亮的“读书故事”,并成为热点励志新闻。
虞永亮今年46岁,打小就爱看书,小学、初中时期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中专考试还取得了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因身患强直性脊椎炎而致残,骨盆全部硬化致双膝无法弯曲,且患有先天性唇腭裂,虞永亮不得已辍学。
虞永亮居住在一间15平方米的陋室,却在室内存放着2000多册图书,这些都是虞永亮的“宝贝”。面对疾病的折磨和命运的不公,虞永亮并没有退缩和放弃。他从读医书、学医术开始自医自助。久而久之,从文史社科到经典名著;从《国富论》到《中国近代史》……只要能得到的书他都收藏着。因为疾病,他无法像常人那样坐着看书,只能站着看,或者躺着看。
缙云县图书馆为虞永亮送书
获得这一信息后,缙云县图书馆人无不被虞永亮的精神感动,第一时间将“送书上门”服务送到了虞永亮身边。缙云县图书馆馆长辛福民对虞永亮说:“这四箱书共100多本,看完这些书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上门来拿,然后根据你的喜好再送一批新书。”
四、我伴你画,温暖与你共成长
提起陈红,云和县可谓家喻户晓,她是大家口中“用嘴巴衔着笔画画”的传奇,是书画界小有名气的人物。这位残疾姑娘,被誉为中国的“保尔”、云和的“张海迪”。
出生不到四个月,陈红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四处求医无效,最终落下严重后遗症——只有头部能动。陈红“没手没脚”,画画困难重重,别人铺在台面上作画,她只好把宣纸钉在画板上,竖在面前;别人轻易拿起的画笔,她要用嘴巴咬,嘴巴够不着画板,家人只好到山上找来小竹子,套在画笔上,把原本20厘米长的画笔接到60多厘米。
用嘴衔笔,陈红创造了自己的传奇,闯出了残疾人的一番新天地。云和县图书馆则通过一批批图书馆员的接力付出,助力她跨过生活和艺术创作中遭遇到的一道道坎,迎来幸福美好的人生。
“公共图书馆不应该有服务的盲区。”云和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的梅和娟说,“能否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全覆盖,能否主动为残疾人群体送上贴心的服务,是衡量服务水准的天然尺度。”
为陈红服务
学艺艰辛路漫漫,随着学艺过程的推进,艺术创作上的瓶颈开始出现,陈红也曾迷茫、失落和不知所措。而这时,云和县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张萍经过与陈红深入沟通,了解到陈红迫切需要仰仗文学增强绘画底气后,张萍主动担任陈红的文学图书顾问,定期为陈红制定阅读计划,帮助陈红提升文学修养。
经年累月,陈红不断在文学等各类图书汲取艺术养分,也逐步构筑起了精神世界的坚实大厦。云和图书馆收藏了陈红代表画作,并授予该馆的最高荣誉——爱才奖;邀请陈红利用语音文字转换软件,口述一部自传;历年均组织小记者采访陈红,让孩子们学习她励志成才的精神……
陈红与学生们在一起
五、我同你行,贴心送去“老有所依”
10月25日,青田县图书馆的志愿者团队一行来到青田县仁爱之家敬老院,联合开展“九九重阳 敬老孝亲”公益活动,以贴心的志愿服务,为这里的老人们带来别样的温暖,弥补儿女不在身边的缺憾。
青田县图书馆给老人们送来了方便实用的听书机,供老年人借用,并现场教老人如何操作。听书机包含历史文化、长篇小说、戏剧、音乐等内容,深受老年人喜爱。此外,青田县图书馆还邀请摄影师为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拍摄照片,帮他们记录下幸福的时刻。
帮助老人使用听书机
公益活动
与老人一起制作手工盒子
丽水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往各个城镇乡村的路曲折而绵长,公共图书馆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读者“请进来”,也正在努力把自己的服务“送”出去,发挥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大力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用实际行动帮助有需要的读者们解决看书难、借书难问题,也在精神上支持着他们,努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