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光松,1953年出生,现为龙泉市安仁镇天平村党总支书记。他是参加过越南自卫还击战的退役军人,是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深受群众信任的村干部、好党员,穿上军装,他是军营好男儿,脱下军装,他是百姓好支书,在部队期间,他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7次,获学雷锋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退役回乡后,连任七届村委会主任,先后荣获龙泉市第十届优秀人民代表、浙江好人、最美丽水好人、龙泉市第六届、七届残疾人代表、第三届见义勇为奖、第二届道德模范、十佳美德村干部、四次龙泉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奋斗的时光便是“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的最好诠释!
(季光松工作照)
1979年3月,新婚3个月的季光松虽然对家、对爱人有万般的不舍,但军人骨子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却不曾让他有半分的迟疑,留下一封“家书”后便毅然地奔赴战场。面对前线的炮火、恶劣的环境,他和战友们一起坚持、一起战斗,渴了喝稻田水、饿了吃草根树皮,在狭小的“猫耳洞”中小憩,被蚊虫叮咬得鲜有“完肤”。战火的洗礼锤炼了他冲在前线、敢于担当、吃苦耐劳的坚硬品质,让他成长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宁可前进一步绝不后退半步的硬汉。
(季光松参战时期照片)
“每当看到别人的困难得到解决,我就感到很开心。”这是退伍老兵季光松最常说的话。1995年季光松不顾得罪邻村人的风险,硬是将一位年仅14岁被人贩子拐卖的女孩救了出来。此事后来还被《浙江日报》以《勇斗人贩救少女》为题进行报道。2009年,村民季大根之子季光利不慎从高处摔下来,生命垂危。季光松得知此事,立马拿出自己留着买肥料的2000元钱,和村民将季光利送到市人民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得马上住院动手术。当时已是晚上9点多,但需预交5000元的住院费还差一半,季大根夫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是季光松出面向朋友借钱,让朋友连夜将钱送至医院,自己则守在手术室外,直到天亮手术成功才回家。这样的事情,季光松“管”得不少。他说他就是爱管“闲事”,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幸福。
(季山头村村口现貌)
“季山头村养育了我,我决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这是爱管“闲事”又“抠门”的天平村党总支书记季光松对村民最质朴的承诺。多年来上到村庄建设发展,下到村民家长里短,季光松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埋头苦干,深受村民的爱戴和信任。以前的季山头村环境卫生较差,随处可见散养的家禽家畜,又由于地处偏远,缺少产业支撑,村庄经济也一直落后。在季光松的领导下,村庄环境卫生首先得到了整治,开展的“五水共治”工作走在市里前列。同时,季山头村是季步高烈士的家乡,季步高烈士故居于1981年7月被列入龙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季光松和村两委干部的努力,村庄加快转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目前季步高烈士故居已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丽水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丽水市社科普及基地、龙泉革命纪念建筑群。红色绿色产业迅速发展,“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省精神文明村”、“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纷至沓来,让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季山头村成为四里八乡学习的榜样,获得了上级的大力支持。而季光松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抠门汉”,每一分资金的使用都精打细算用在刀刃上。除以身作则外,他还坚持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监督,从不占集体便宜,从不与村民争利。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人并非都是为获取而给予,他最大的幸福也许就是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村民服务中去。
(季光松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多做一点工作,就能更好筑牢保护村民健康和生命的堡垒。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1月25日他迅速组织动员全村干部和党员打响了“抗击疫情,守卫家园”的第一枪。封锁村道、精确排摸、返乡人员隔离、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的安排全都重重地压上了他的肩头。季光松说“疫情当前,我们就是季山头村的‘门神’,要将疫情坚决阻挡在门外!”为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做好村民的思想、宣传工作,他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一天、两天、三天……终于熬红了他的双眼。在连轴转的第11天时突感晕眩血压飙升到了179,同事们都劝他马上去休息,季光松却摇摇头说:“不要紧,大场面我见多了,这是年纪大了,小毛病而已”,就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他又足足带病在一线坚守了5天,直到累得走不动路才去休息。
(季光松值守卡点)
“人生七十古来稀”,季光松本是到了安心与子孙同欢笑的时候,但他说“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和乡亲们一起努力,走出属于季山头人的小康大道。”最简单的话语,却蕴藏着对家、对国、对人民的大爱。“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阳红”,从青年到老年,从军人到村支书,季光松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永葆军人“听党指挥,敢打必胜”的本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村、为民奉献一切。 (供稿人:龙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张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