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平台上的“烤鱼骨”视频火了,自称“煎盘侠”的主播叶挺,于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美景中,在石头上烧烤,下油、烹饪、试吃……一气呵成,让不少粉丝大呼“鱼骨竟然可以这样烤着吃”“看你吃东西真是一种享受”。
80后的他,活成了许多吃货们羡慕的样子。
6月5日,记者点开这个10秒“烤鱼骨”视频看到,浏览9324.7万,点赞233.8万,评论8.2万,转发3.9万。一天之内,涨粉44.6万,冲上当日涨粉排行榜Top8,7天涨粉105.6万,被网友们戏称为为“烤骨学家”。
“一烤而红”的热门视频引起爆粉,短短四个月,粉丝数量迅速涨到400万。
“清洗,调糊,蘸料,放石头上烤,焦黄,换一面。桑树叶,不但可以吃,还特别美味。”“教程+吃播”一体化,出镜的食材只是一人份,做好后叶挺就自己吃掉。视频全程只有滋滋的烧烤声,还有食物的咀嚼声,文案简单明了,直入主题,深深地吸引了饥肠辘辘的观众。
一
前路出生长大的叶挺,小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揣着相机,常会萌生羡慕之情。
长大后,他会买上一个胶卷,租用或借用相机,来满足内心的好奇。
2002年,参军入伍到了北京。“在部队的两年时间时里,我看了大量有关摄影的书籍。”
退伍后,回到老家。叶挺想到了摄影,这是他发自内心喜欢的一件事。
于是,进了县城的影楼,开始走上摄影之路。从打工到自己做老板,开婚纱摄影,再到做淘宝摄影美工。
二
从小爱摄影的他,从没想过,摄影会与美食主播挂上钩。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正在成为用户新宠,更加丰富的画面,更加全面、立体的商品展示,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播商”或将取代微商,成为一种新的现象。“我得抓住机会。”叶挺看到了商机。
做什么?怎么做?
经过一番思考,他从年轻人喜好的烧烤入手,选用石头做锅,既有新意,还能就地取材,“煎盘侠”就此诞生。
1月24日,除夕夜,第一个作品“烤鸡翅”出炉,播放量500,点赞没几个,粉丝只有几个人。
“万事开头难,认定的事要敢于去尝试。”叶挺说。
于是,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现在能做到日更,甚至一天发二个视频。
视频的背景,他带着观众游仙都、游河阳,看缙云的美丽风景,给了观众们良好的视觉感受。
视频的内容,可谓是“万物皆可石板烤“,不管是鱼骨、桑叶,还是火龙果、柠檬,都是“煎盘侠”不变的佐料。
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视频制作学习,但在一步步摸索中,叶挺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
艺术是相通的,从摄影到视频制作。
“美食视频最重要的是要勾起观众的食欲,为此我绞尽了脑汁,选择食物品种、给食物特写……”不断尝试、磨合,叶挺在镜头前越来越自如。
作品发布时间大部分是在晚上6-8点这个时间段,后续用户门刷到该视频也都在晚饭点和夜宵点了,这也让一部分饥肠辘辘的用户有了槽点。
外加从靠能吃取胜到美食发掘,走“美食+搞笑”路子,他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
“粉丝从0到4900人,我们做了一个半月;从4900到1万,就一个晚上。后来从1万直接攀升上10万,乃至到现在的400万。”
“付出总会有收获,虽然每天都过得比较忙和累,但是想到自己在做的事情很有意思也有意义,就会觉得是值得的。”创业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叶挺选择了面对并坚持,“创业本身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事,选择了就要一战到底,这是两年军营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
一个对美食、生活和摄影热爱的美食主播,抖音粉丝量高达400万,凭借有趣的灵魂和石头烧烤走红抖音平台。目前,他正在学习直播带货这一块,想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农产品,带动农户的经济收入。
记者问及选择家乡创业初心时,叶挺说,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唯有老人,希望能通过拍摄短视频,带动村里原生态农产品销售,帮助村里老人增加一份收入。
“从长远考虑,得有发展规划。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效果图,希望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建这么一个休闲基地,一来可以满足自身发展壮大需要;二来可以借助美食与美景,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缙云乡村的田园风光,把缙云的绿水青山和生态产品推介到全国。”对于未来的发展,叶挺已经有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