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574X/2020-02123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应急管理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公安局 |
成文日期 | 2020-06-05 15:43:4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疫情防控中发挥综合勤务指挥室中枢作用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资源汇聚的现实需要。疫情发生后,公安机关被赋予了新的职责使命,传统岗位设置无法完全满足防疫工作需求。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作为勤务运作的核心枢纽,如何纵向畅通派出所、社区网格工作的情报研判流转,横向打通社区基础工作、情报分析研判等警组间壁垒,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共享、指令直达、完结反馈”的扁平化调度闭环,最大限度提高了警务效能,给综合勤务指挥室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实现数据赋能的现实需要。疫情期间,各类涉疫警情明显增加,综合勤务指挥室统筹着情报研判、快速反应等职能,具有派出所最高权限,是收集情报、综合研判的指挥部门,需要对突发事件能形成科学决策,最大限度维护疫情期间社会面稳定,充分体现综合勤务指挥室情报导向的工作优势。
(三)实现执法规范的现实需求。抓好执法规范建设,首先要抓好警情源头处置。涉疫警情处置较普通警情处置要求更高,综合勤务指挥室作为警情调度的“第一道关”,对特殊时期执法规范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提前研究疫情期间法律规定,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将大大提升民警警情处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是特殊时期维持公安工作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
(四)实现重点保卫的现实需求。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核心主阵地,需要更加充沛的警力保障,以维持医疗秩序的平稳运行。联动医院内部与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建设,可以及时处置医患纠纷、现场查处不配合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提前发现不稳定苗头隐患,全力维护医疗秩序。
二、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综合勤务指挥室建设的短板
(一)思想重视不足是阻碍改革的最大难题。在此次防疫实战中,发现个别民警存在常态性思维惯性,不能达到战时工作机制要求,对综合勤务指挥室职能理解不深刻,仍然停留在过去的陈旧工作观念上。以涉疫人员核查为例,社区民警对县局下发的核查清单更为重视,但对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下发的关于警情中发现的疫情接触人员核查意识不高。
(二)组织建设薄弱是急需解决的现实困境。综合勤务指挥室作为派出所指令决策的中枢位置,但是警力配置存在短板。疫情期间各部门指令数量激增,虽然综合勤务指挥室始终保持24小时工作机制,但由于人员交接频繁,出现了在信息处理、预案实施、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等方面运行不够流畅。
(三)能力水平提升是智慧警务的迫切需求。青年民警实战经验不足、平台操作不熟、大数据意识欠缺等问题交织,使得青年民警学习能力强、数据意识高等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对情报信息的把控能力还有一定缺失。能力水平与大数据建设应用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直接制约了综合勤务指挥室在情报研判、实战指挥、应急处置的辅助和支撑能力。
三、充分发挥综合勤务指挥室核心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建强组织,流畅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调综合勤务指挥室“龙头作用”,全面汇聚、研判、分析警务工作中形成的数据信息和发现的情报线索,及时传达、落实、反馈上级指令和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彻底打通执行“中梗阻”,以二级考核为抓手,将下达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计入全员积分考核内,同时将监管贯穿综合指挥全程,明确固定岗位值守制度,利用所内监控轮巡所内内务卫生消杀、防护装备穿戴、执法办案区讯问过程、涉疫警情处置规范,促进警务工作提质增效。
(二)明晰职责,优化奖惩。结合基层派出所工作实际,明确综合勤务指挥室职责清单,在县局层面对综合勤务指挥室运行质态进行集中评估。结合县局人才培养计划,强化情报人员能力培养,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提升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整体业务水平。
(三)做强联动,广泛发动。疫情期间,城南派出所将辖区县人民医院纳入综合勤务指挥室调度范围,及时处置医患纠纷、现场查处不配合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真正将“警医联动”机制实体化运作。以此为基垫,纵深推进 “警社”“警校”“警企”等多方联动。同时要立足综合勤务指挥室“情报基站”这一特殊职责,广泛搜集社会面各类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等情报信息,做好风险等级评估,提前开展排查化解工作和情报信息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