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为我们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丽水市民政局全面落实社会组织党建主体责任,不断延伸党在社会组织领域的触角,积极引领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党建在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
为“两战赢”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一是第一时间组织发动。1月31日,市民政局发出《致丽水全市社会组织倡议书》,号召广大社会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各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反应迅速,通过开展行业倡议、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站岗执勤、运送物资等活动,充分体现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责任和担当。全市各社会组织共募集善款880.43万元,捐赠口罩、消毒水、防护服、手套等防疫物资价值431.26万元,共9151人次参与各类防疫志愿服务。二是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复工复产。2月19日,市民政局组织党员干部走访慰问丽水市医药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帮助社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鼓励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复工复产。市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丽水市贝尼菲特药业公司是我市第一家复工的医药生产企业,从2月2日开始复工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汤剂防疫药品,向市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13万元防疫药品,免费发放给丽水市辖区内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以增强复工人员的免疫能力。三是发挥社会组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抗击疫情和推进复工复产中,我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发动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人员排查、消杀灭菌、隔离管控等工作,引导党员在生产经营、项目攻坚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丽水市公益救援促进会、市蓝天救援队等党支部连续一个多月对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开展“免费消杀”服务。党员们每日背负着重达近70斤的消毒装备,一路消杀,每天的步行数将近20000步,防护服被汗水打湿,内衣被药水漂白,但党员们没有一句怨言,成为抗击疫情环境下社会组织中的“公益逆行者”。
坚持政治导向
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加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自身建设。我市社会组织发展快速,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3449家,其中市本级社会组织457家,市民政局兜底管理的社会组织106家。在市民政局党组领导下,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积极统筹指导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面实施“红色堡垒、巩固提升、头雁培育、党建引领、亮旗示范”五大行动,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开展“学查比”活动、举办全市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等形式,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综合党委第一时间制定“五项学习+五个活动”实施方案,确保社会组织党员主题教育全覆盖、无盲区。通过组织开展“集体共学、互相比学、座谈研学、分享促学、抽查督学”,使每一名党员主题教育学习“不掉队”;通过举办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好故事讲演比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经典诵读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党支部品牌创建。指导直属党支部实施“五+五”党建工作主线,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为党旗争辉”服务活动,形成了市外经贸培训中心“红色党建践行绿色发展”、医药行业协会“情系健康、党员担当”、台州商会“垦荒精神、奉献社会”、蓝天救援队“守护生命蓝天”、公益救援促进会“公益铸大爱,救援在身边”、霞光社工服务中心“关心桥驿站”等一批社会评价较高、服务效果较好的党建品牌,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强、发展强”。
坚持巩固提升
推动社会组织党建迈上新水平
一是推动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面推行社会组织登记时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年检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评估时同步将党建工作纳入重要指标的“三同步”制度。目前全市各级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兜底管理的社会组织289家,已建立正式党支部19个,覆盖19家社会组织;已建立工作支部88个,覆盖95家社会组织;其他175家社会组织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覆盖100%。二是加快建设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市指导建设一批市、县、街道、社区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开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双孵化”行动,探索创新“常驻、轮值、流动”三种入驻方式,孵化培育了“君霞工作室”“周大妈帮忙团”“爱心助学联合会”等一批优秀社会组织,组织开展了“绿谷童军·红心向党”“红色记忆—为老党员量体裁衣”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丽水、云和、青田、缙云等4个市县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还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点。三是加强社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坚持把社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精心培养一批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才队伍,引领社会组织党组织健康发展。从2018年开始,综合党委连续三年从市本级社会组织中,择优选派8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党组织书记到市直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同学习、同攻坚、同考核等方式,提升了对党的政治认同,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信心。该项工作还得到省民政厅和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坚持示范引领
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突出社会组织草根优势。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中的人才优势和参与热情,在推进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缙云县以全省首家乡级民间社团组织——七里乡文明促进会为基础,组建“正道讲和团”,吸收417位乡贤加入调解员队伍,形成“乡+村+讲和团”三级联动治理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该团成立以来,已累计调解矛盾纠纷553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激发社会组织内生活力。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以购买服务和项目化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比如,景宁畲族自治县凤凰爱心协会主动承接“福彩暖万家·焕新乐园”100户公益项目,志愿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深入偏远山村目标儿童家庭开展公益帮扶活动,仅用半年时间就全部完成家装改造项目。王文序副省长还在全省“福彩暖万家·焕新乐园”现场会上,充分肯定了凤凰爱心协会等社会组织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三是强化队伍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开展社会组织专业人才队伍标准化创建活动,建立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实习基地”,积极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发展。遂昌县通过“1+1”模式,采取每个社会组织对接1个困难群体帮扶、1个社会风气转变、1个乡村治理方式创新,按照“不脱困、不脱钩、不离场”的要求,充分发挥小微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有效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