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先生在大柳杉前向小学生们讲保护“柳杉王”的故事。
6月9日上午,记者从景宁县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了位于海拔1000多米高山上的大漈村。冠绝天下的“柳杉王”就生长于此。1500多年前,“柳杉王”开始抽芽长叶、拔地倚天,在悠久的岁月中见证了无数风霜雨雪。
1500多年过去,大漈村时思寺东侧斜坡上的“柳杉王”仍巍巍然屹立着。山门外,沿着简易的石阶,记者向着“柳杉王”的扎根处拾级而上,每迈一步仰头而望,越能看清斑驳的树皮、褶皱的纹理及庞大深厚的树根,深情地传达着跨越千年的问候。
从景区入口到树坛约十几米距离,地势由低到高,越往上爬,越感觉震撼壮观,就像与“柳杉王”进行了一次灵魂对白,内容厚重而深刻。
在“柳杉王”周围,记者注意到,鲜红的祈愿符挂满了围栏。在一棵具有特殊意义的古树面前,村民和游客衷心地为家人的平安顺遂而祈福。“‘柳杉王’是我们村庄发展和各家族繁衍生息的见证者,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就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深得大家的尊重和热爱。它的树皮有多少褶皱,就有多少故事。”说起“柳杉王”,崇敬、自豪等多种情感同时汇集在梅东春的语言和神态中。
大漈人对“柳杉王”有着特殊的深厚情感,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村民已经形成自觉守护古树的默契,每个人都是执着的“守望者”。
柳杉木质疏松,庞大的身躯更易受狂风侵袭而导致枝干开裂。为保护这棵年代久远、饱经沧桑的古树,上世纪80年代,大漈乡用钢缆加固树干,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护。
因交通不便、条件有限,加之“柳杉王”主干粗大、树身高壮,安装钢缆带有极大风险。尽管如此,仍有四五位村民挺身而出,带着梯子等简易工具完成了保护工作。为嘉奖这些村民,大漈乡为每人发放了奖状和铁皮雕花热水瓶,还在村内用广播表扬。
“在当年,这样的奖励很能鼓舞人心。在见证了梅元屃孝德、“木马”择匠、大漈先辈学业争魁等历史后,‘柳杉王’成为大漈文化的具象标志之一,村民看到它就会想起祖先留下的家风家训。”梅东春说。
其中,尊老爱幼的孝道文化在大漈各大家族家训中占据极重要的篇幅。千百年来,沐浴着良好家风的大漈人走出大山拼搏奋斗,心系桑梓出钱出力出智,“崇文尚德基金”“孝道崇学基金”等养老助学基金纷纷成立,“寻根祭祖文化活动”“九九老人节”“老年人运动会”等尊老活动精彩纷呈。“勤劳、崇学、尽孝、向上”的大漈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
据悉,景宁林业部门还与文旅部门配合,在“云中大漈”景区对古树名木和一些主要树种挂牌,通过介绍其形态特征、分布情况、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提高公众认知,增强保护意识。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以“柳杉王”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树名木的保护,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大漈村正计划为“柳杉王”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让更多人领略这棵千年古树的沧桑之美。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付名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