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文广旅体局 >> 工作动态
青田县文广旅体局多措并举有效提升文化队伍和场馆效能
时间:2020-07-24 10:5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青田县文广旅体局公艺科

  近年来,青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对文化队伍和文化场馆建立标准、明确要求,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政府重点工作、表彰和奖励制度紧密结合切实履保障公共文化场馆设施评为运行充分激发民间文化队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是政策上引领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对全县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注册登记、规范化管理,出台文艺团体规范性文件严格实行年检申报制度,有效规范民间团队的组织管理活动开展积极协调扶持民间文艺团体演出活动。在技能培训和职称评审方面向基层文化工作者倾斜,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享受同等待遇。支持民间优秀文化人才承担或参与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 

  二是加大对民间团体及设施场馆的投入。每年对有一定规模、活动规范、在县内有较强影响力的文艺团体在团队建设、节目排练、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补助资金不少于1万/年,使其上规模、档次、树品牌。不间断开展各类评比,对民间文艺表演团体中作出一定贡献的带头人团体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奖励(扶持)办法》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基地进行政策扶持和奖励,进一步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扩大非遗传承基地影响力。截至目前,已认定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55名,非遗传承基地49个,扶持非遗项目85个。 

  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和设施的扶持根据青文广新〔2012〕51号关于印发农村文化建设奖扶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对乡镇、街道文化站功能提升项目、业余文体团队建设项目、农村文艺培训项目、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繁荣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扶持,进一步完善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业务问题团队建设发展、提高基层文化场馆设施效能。建立乡镇文化站定级、奖励、监督机制,实施分级管理,激发队伍活力。按照文化站开展活动的规模、培训和演出的次数、质量等标准,乡镇文化站逐级申报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相应等级,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扶持,用于民间文艺表演团队组织创作、培训、排练、演出,以及购置或租赁服装、道具、器材等设备。 

  四是提供公共文化多元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广泛吸引文化团体、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文化服务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融合我县民宿、酒吧等场所资源,持续延伸图书馆阅读服务触角,先后与坐忘阁民宿、西班牙主题餐厅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富有特色的主题图书分馆。在我县综合性体育中心建成之际,充分引入社会化资本运作,有效提高设施场馆利用效率。与机关后勤服务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协议,全权委托管理文化会展中心大剧院和小剧场,进一步解决剧场缺少管理主体问题。设立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公益文化岗位,聘请有文化专长、责任心强的农村文艺骨干担任文化管理员,落实专人负责文体活动设施的日常管理,确保常态化开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由县内文艺团队承担演出工作,有效发挥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在繁荣文化事业中的作用,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五是加强对各类基层自发性文艺团队指导根据基层团队的需求,委派专业骨干、著名艺术家、文化名人采取现场指导、集中授课、观摩座谈等形式,帮助基层群众文化队伍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和演出水平。以侨之系列培训班”、“文化志愿者走基层”等为载体,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辅导”,针对不同艺术门类团队开展“一对一”培训指导围绕分散在各主要中心镇的图书馆、文化馆分馆等阵地充分落实文化下派员制度发挥好中心镇文化带头人作用借助乡村春晚在我县全面开花的契机,由文化馆10位艺术骨干与10个乡村春晚特色村签订帮扶协议,每个文化馆干部结对帮扶一场村晚,做好队伍培育、精品节目打造、民俗节庆活动和特色乡村春晚培育的相关工作。 

  六是搭建群众队伍展示平台。发挥各类演出展演以演带队、以演促队作用,为文艺团队搭建各类演出平台,促进文艺队伍发展。2019年,深入举办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烈士墓百人朗读会、青田县戏剧曲艺展演、2019年青田县乡镇文艺会演,每场吸纳文化队伍人数均在100人以上。举办越洋践行活动、全国乡村春晚大集暨浙江“侨乡中国年”、国际村晚,全年团队参与2000人次以上。发布《青田县乡村春晚创新建设方案》海选一批优秀文化礼堂或文化广场,打造市级 “乡村文化梦剧场”。结合县文化馆免费开放培训班课程,海选一批文艺团队带头人,培养村晚民星、村晚导演、村晚主持人、村晚灯光音响师等,全面提升各行政村组织乡村春晚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