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文广旅体局 >> 工作动态
莲图传统文化的传播ing——莲都讲堂.社科讲座特邀周家祥主讲《瓯江山水诗路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0-09-18 10:1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莲都区图书馆

  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规划建设浙江四条诗路: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这四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诗路,是建设“浙江大花园”的有效载体。丽水人是瓯江流域的一员,为了让更多的丽水人能了解瓯江山水诗路的前世今生,916日,莲都讲堂.社科讲座特邀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周加祥,给100余名莲都区各乡镇 (街道)、区直各单位干部职工讲解《瓯江山水诗路的形成与发展》。 

 

  此次讲座,周加祥会长从瓯江山水诗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瓯江山水诗路的开创、瓯江山水诗路的诗词高峰、瓯江山水诗路诗词的复兴等四方面讲解了瓯江山水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提出要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1、紧随时代步伐。诗只有跟着时代,方有生命。瓯江山水诗路的诗词创作与研究一定要围绕时代主题,紧扣党委的中心工作。“瓯江诗派”作为一个诗词流派,虽然已经在瓯江山水诗路上起步,但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诗词创作要坚持“求正容变”。这是瓯江山水诗路发展的必然要求。“求正”就是要把握诗词的基本格律,即: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这五大定律被人称之为:格律诗的黄金定律。各种诗都要写出韵律、写出意境、要有自身的美感;不能只当“键盘侠”只敲个长短句。“容变”就是不能完全拟古,要融入时代的“风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运用当代语言、描写当代事物、反映当代精神、创立当代美感。 

 

  3、加强“瓯江生态诗”的创作研究。所谓 “瓯江生态诗”就是既反映瓯江流域自然生态又反映瓯江流域人文生态的诗词作品。简称为“生态诗”。这是丽水诗人提出的概念。创作瓯江生态诗是符合瓯江流域当前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也符合我们国家大势和世界潮流,也符合丽水作为“生态第一市的基本要求”,更符合“诗咏时代,时代催诗”的诗词发展规律。“瓯江诗派”就要大力提倡写“生态诗”。创作生态诗至少要从四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把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二是把当代社会重视生态文明与未来发展的美好梦想结合起来;三是把传统诗词韵律与现代人的情感语言结合起来;四是要把承传与创新结合起来,提倡写一些自度(自律)诗词曲作品。 

 

  周加祥,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退休前为丽水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丽水文史资料》主编,现任丽水市政协文史专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解放军红叶诗社社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等职。其诗词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诗国》等多家全国性诗词刊物,以及《欧洲中华诗词大观园集锦》《西班牙华侨快报》暨国内多种诗刊、报纸发表;数十首被国务院下属事业单位——中华诗词研究院编辑出版的《绿水青山集》《诗在山程水驿中》等诗书收录;诗词论文多次在全国、省诗词研讨会上发言,并被编入会议论文集。主编并撰写多篇文章的《瓯江论诗》被评为丽水文艺精品,多次受邀在业内外讲诗词专业理论课。 在由政府或部门主办的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征稿诗词楹联竞赛分别得过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