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叶火香委员:
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35号提案《关于以市兴茶发展丽水茶产业的建议》已收悉。现提出以下答复意见:
您提出的问题是丽水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发展茶产业也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多年来,我市在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加工和茶产品开发的基础上,以浙南茶叶市场为代表的茶叶市场逐步发展壮大,起到了“以茶兴市”的良好效果。现阶段,要通过优化茶叶市场布局、拓展市场功能、市场转型提升,充分发挥浙南茶叶市场“龙头”作用,“以市兴茶”,更好地促进了区域内的茶产业发展,为丽水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贡献。
一、我市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诚如您在提案中所反映的情况,我市茶产业发展确实存在产业梯度转移、产品细分和市场功能拓展等方面的问题。
(一)产业梯度转移问题。借鉴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做法,贵州等地把发展茶叶种植加工、培育茶叶市场做为发展农村经济和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方面,提升我市茶产业知名度,扩大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影响力,全国性市场聚集效益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也确实带来本地茶叶产能增速下降,茶叶采摘招工难、成本增高等问题。
(二)产品细分问题。茶叶种类方面,我市茶叶以不发酵的绿茶为主,其他不同程度发酵的茶叶种类没有形成较大规模;茶叶品牌方面,在“松阳银猴”“松阳香茶”“惠明茶”等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逐年增长的同时,茶叶知名品牌、高端品牌不多;茶产业链方面,茶文化打造、茶园旅游发展、茶产品和附属产品开发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培育。
(三)市场功能拓展问题。淘宝、拼多多等线上交易平台和微信、抖音、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快速发展,给传统市场销售带来冲击,传统营销方式的转变和线上市场的培育,是以市兴茶必须解决的课题。
二、以市兴茶的几点意见
接到提案交办任务后,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松阳县政府等会办单位高度重视,立足自身职能,提出办理意见。
(一)做精细分茶产品茶产业
1.引导发展多茶类。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直在鼓励支持我市茶叶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业态培育。市政府在2013年出台的《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实施意见》丽政办发〔2013〕103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首先通过主攻茶叶新产品开发,加快多茶类发展。巩固丽水茶叶生产在中国绿茶优势产区地位,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乌龙茶、红茶、黄茶等多茶类生产。
2.鼓励开发茶产品。按照“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充分利用夏秋茶提取茶叶功能成分并加工成终端产品,重点推进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茶日化用品等领域的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具体香茶产品上开发的白叶1号丽水香茶、龙井43品种丽水香茶、群体种丽水香茶等以茶树品种细分的高中低档香茶细分产品,在北方销区市场很受消费者认可。据业务线调查,2019年丽水香茶产量2.44万吨,产值16.03亿元。另外,我市开发的龙泉金观音红茶、景宁惠明红茶、遂昌红茶等红茶产品2019年产量4176吨,产值5.28亿元。松阳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松阳神农农业有限公司等茶叶精深加工企业生产加工的速溶茶粉、蒸青茶、抹茶、茶爽含片、茶酒等,年消耗茶叶2.35万吨,年产值6.65亿元。
3.打造区域茶品牌。一是打造“丽水香茶”区域品牌。为助推茶产业发展形成品牌合力,近年来全市茶产业区域品牌上尝试开展了“丽水香茶”全市茶产业区域品牌运作,积极打造“丽水茶, 香天下”区域品牌形象。二是大力宣传丽水茶产业。以“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绿茶丽水香”等主打广告宣传语,既宣传丽水整体茶产业和九县市区茶叶品牌,也宣传我市茶叶产区批发市场如浙南茶叶交易市场、遂昌龙谷茗茶市场、缙云杜桥茶叶市场等,最大限度地提升丽水茶在全省全国茶叶大市场中的影响力。据统计,近五年来市本级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宣传费用,在高铁、公交、出租等设置车身广告,在车站、市场发布户外广告,在报纸、电视、全国性茶叶专业杂志刊播媒体广告,以及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省茶博会上宣传“丽水香茶”区域品牌。
(二)加大线上市场培育力度
1.加强茶叶线上品牌建设。一是争取政策扶持。政府部门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在区域品牌、政策扶持、平台对接等方面获得省市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推动品牌创建。积极推动自有线上品牌创建,注册一批如景宁惠明茶、龙泉贡茶、松阳香茶、缙云黄茶等具有丽水特色且符合网络销售需求的市域茶叶公共品牌。三是加快标准化建设。完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和二维码溯源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规范化运营,通过注册商标、申请SC、打造有机生态绿色品牌、开发合适线上销售的新产品新包装。四是开展品牌塑造活动。主动对接各大电商平台,争取在类目设定、线上营销活动、区域特色产品专区、直播带货等方面获得支持;结合茶叶领域的节庆赛会,利用微博、直播等新媒体渠道,提升全市茶叶在全网的影响率。
2.推动茶叶电商供应链建设。统筹建立茶叶网络营销生态系统。一是对接电商平台。加大与拼多多、天猫、淘宝等平台的对接,谋求建立政企合作平台。二是培育茶叶电商供应链企业。加强茶叶种植、加工、包装、仓储、冷链等茶叶品质管理标准化建设,做到安全可追溯,品牌产地化,保证茶叶品质和质量的稳定,通过茶叶电商供应链分工协作,为茶叶电商各个环节提供一体化服务,打好茶叶网络销售基础。三是网络营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具备茶叶知识、拥有一大批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懂得市场营销策略的复合型人才,深入挖掘茶叶市场供求信息,剖析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充分利用抖音、淘宝直播、网红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制定独特的网络营销方案,打造具有个性和行业特色的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推动茶叶批发销售线上线下并驾齐驱,打响我市互联网+茶产业电商化品牌,助推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高度重视浙南茶叶市场发展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浙南茶叶市场20多年的培育历程中,松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精心谋划市场发展。政策扶持方面,对市场实行“一场一策”,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在市场改造提升、功能创新、信用建设、溯源管理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要素保障。2018年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全国茶产业强县的若干意见》,确立将浙南茶叶市场建成“世界级茶叶市场”的战略目标,实施“中国茶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松阳,放眼世界,开展品牌市场拓展工程。
2.不断推进市场转型升级。硬件改造提升方面,2020年新建茶叶交易大厅4000多平方米,新增摊位1200个,分区域开设了香茶、扁茶、毛峰交易专区,实现茶叶分品种分区域交易,并优化打包、仓储、物流等市场功能布局;开展“厕所革命”,改扩建市场公厕2个。管理服务提升方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市场等公共服务场所延伸,在市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警务调处室、金融服务点、茶叶检测站等,健全市场服务体系;落实驻场管理机制,各职能部门联合对市场开展联防联控工作,确保防得住疫情、闻得到茶香;全面落实严禁场内吸烟、严禁茶叶落地、严禁随地吐痰、严禁乱扔垃圾的“四个严禁”要求,不断提升市场交易环境。市场功能拓展方面,浙南茶叶市场网上商城2014年上线运营,近年来茶叶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茶叶市场网上商城顺势提升,实现松阳茶网上卖天下,构建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格局;引入茶叶拍卖机制,在今年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茶商大会•松阳香茶网络茶叶节”期间,在市场内成功举办“首届松阳香茶现场拍卖会”,开启了松阳茶叶拍卖的序幕,也拓展了市场的交易功能。
3.打造世界级茶叶市场。一是明确目标定位。在浙南茶叶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相继荣获全国诚信示范市场、中国商品市场百强等“国字号”金名片,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市”的基础上,明确“世界级茶叶市场”的战略目标定位,二是避免同质竞争。避免区域内同类市场的同质竞争,整合各类要素保障,建设以浙南茶叶市场为统领、其他茶叶市场为配套的区域茶叶市场集群。三是加大服务力度。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经济商务等各职能部门,深入实施“放管服”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靠前服务、精准服务,不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四是创建“五化”市场。引导市场“五化”提升创建:全方位建设便利化市场,优化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设施设备;立体式打造智慧化市场,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智慧体验水平、打造智慧联动平台;多维度建设人性化市场,导入人性化服务设计、搭建人性化服务平台;多场景创建特色化市场,融入地域产业元素、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经营业态融合;高标准建设规范化市场,健全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提升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市场规范化经营素质。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真诚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和帮助这项工作,不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联系人:市市场监管局市场合同处 厉永胜;
联系电话:2123802,13587197117。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9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松阳县政府。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0年9月3日印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