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MB19859724/2021-06769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市文广旅体局 |
成文日期 | 2021-01-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马甫韬代表:
您和陈小红、郭军英、留文媚、唐成锁、周国雄等代表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G033号议案《关于充分挖掘刘基文化资源打造丽水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刘基文化工作的研究、关心和支持,议案对刘基文化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很好建议,对当前丽水建设大花园、瓯江山水丝之路、24节气生态系统、文化基因解码等重大工程建设有积极帮助。现会同会办单位答复如下:
一、近年刘基文化建设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注重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梳理,持续推进刘基文化深化建设,取得一定前期基础。
(一)建立非遗体系。近年来,我市从非遗保护入手,加大了刘伯温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一是加强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收集整理,先后出版了单行本《刘伯温传说》、连环画《刘基故事》(1-4册)、绘画本《郁离子》等作品。二是申报国家非遗,对现存的“刘伯温传说”记录成果进行收集、梳理与遴选工作,2008年6月,民间文学“刘伯温传说”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将刘基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在青田县城中心位置建设刘基广场,利用大型浮雕展示刘基文化。四是加强4A级石门洞旅游景区整体开发提升工作,对景区刘伯温读书处内容、精神完善,建亭保护刘伯温读书处石碑,并恢复石门书院,建设纪念性碑林;伯温古村建设三立堂,通过人物画像、业绩介绍、民间故事、书籍史料等内容展示刘基文化内涵。
(二)强化活态传承。一是开展教材开发。在青田县伯温中学开发《刘伯温的生命智慧》校本教材,每月专门安排一定课时进行教学活动。开发《刘基读本》校本读物,按照德育与智育的纬度,分成两大篇章,一是修身篇,二是文学篇,每周安排课时教学。开发《伯温您好》课程群,作为始业德育课程群,其中毛佩琦教授的百家讲坛《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7课时)等内容与刘伯温文化密切相关。二是进校园传承。组织刘伯温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进校园、进农村文化礼堂、进社区等活态传承活动,从2014年开始,青田县文化部门连续6年举办了“弘扬刘基文化·传承国遗经典”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包括讲刘基故事、写刘基美文、画刘基字画、听刘基传承人讲座等)。在青田塔山实验小学开展刘伯温传说故事《千里送兵书》曲艺“青田鼓词”展演;组织学生参加第一、二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在丽水少微山开展“少年刘伯温”视频拍摄记录工作。刘基后裔还在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民间祭祀活动。
(三)科学规划利用。2016年7月,市区刘祠堂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我市组织编制的《刘祠堂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保护规划采用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以刘基文化为依托,结合黄景之律师事务所等历史遗产,以刘祠堂背为主线,梅山弄、掩宦弄、刘祠堂背岭路等为支线。近期(至2020 年)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修缮为主;中期(2020-2025年),逐步融入部分展示与商业服务功能,通过刘基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研讨会等,在 3-5 年间,在周边城市形成较高知名度;远期(2025-2030年),主要考虑对目前占用开国元勋祠原址的建筑进行拆除,进行开国元勋祠主体建筑及部分附属构筑物的重建,完善区域整体环境,全面提升街区整体品质,成为“名人”文化和传统民俗相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并逐步成为展示丽水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名片。
(四)加强理论研究。一是以青田县主导,持续举办刘伯温传说研讨会,重点研讨全国各地不同地方不同版本的刘伯温传说、故事,梳理和补充丽水刘基文化体系。二是将刘基文化研究,纳入“丽水文化研究工程”范畴,目前,已有刘基研究《解读刘伯温》、《处州十大历史名人——刘基》等专著编入《丽水·瓯江文化丛书》。三是组织成立研究会。丽水市刘基研究会挂靠丽水学院,负责人为丽水学院原副院长、市社科联原兼职副主席、刘基研究专家吕立汉。学会前期开展了刘基文化研究,出版了一批刘基文化研究成果。如《刘基评传》、《千古人豪——刘基》、《解读刘伯温》、《处州十大历史名人——刘基》、《刘伯温》等。对现有的刘基历史遗存资料内容,文化部门将给予积极配合研究会工作需要。
二、议案办理的几个重点
名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脉根基,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刘基文化更是处州文化的瑰宝。下步,我们将会同会办单位,做好以下工作。
(一)将刘基文化融入当前重大文化工作。一是做好文化基因解码。将刘基文化,纳入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作为“十四五”期间丽水市重要的文化窗口,进行深度开发打造,在青田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开展系列推动工作。二是纳入24节气系统建设。将青田刘伯温道家文化系统,与丽水九县(市、区)青田鱼稻共生系统、云和梯田系统、莲都古堰生态系统、遂昌班春劝农系统、庆元香菇种养系统、廊桥生产系统、龙泉剑瓷文化系统、缙云黄帝道家文化系统、松阳叶法善文化系统、景宁马天仙道家文化系统等节气资源,串珠成线,形成政府生态治理、社会科学生产(农、文、旅)、民间主客共享三个层面开发保护利用模式,形成“天地人和”共生系统。三是启动文创激活行动。文创激活行动,是全市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之一,将刘基文化作为文创激活行动的重要内容,挖掘温州和丽水两地刘基文化资源,以正在建设的“瓯江山水诗之路”作为重要载体,启动“中国刘基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建设研究队伍,加强理论研究,健全推介机制,形成对外品牌。继续加大理论研究,每年召开一次专题理论研讨会。
(二)筹备刘基诞辰71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活动。2021年是刘基诞辰710周年。根据市委有关领导要求开展活动方案的调研,并主动与温州、文成等地对接,去年10月,市社科联、青田县委宣传部召开研讨会,邀请全国及温州市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形成两地共识,并作了筹备方案编制要求。年底以“丽水社科要报”《关于充分挖掘刘基文化资源打造刘基文化品牌的建议》呈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和有关市领导。5月14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淑女一行到青田调研,6月3日,市社科联、市刘基研究会、青田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主动前往温州市、文成县对接筹备刘基诞辰71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纪念活动工作。进行考察,召开座谈会,一致认为,社会各界、温州、丽水、青田、文成两地,刘氏后裔基层群众等对做好710周年纪念活动的呼声很高,认为以刘基这一标志性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打造名人文化,必将进一步提升丽水文化品牌、扩大丽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推进丽水的全域旅游发展。有关刘基诞辰71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献、论文、资料的征集、出版,其中,刘基文集《刘基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论文集》一册编写已落实,并积极向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一批在刘基文化研究领域有较高造诣的高校专家学者约稿。另有《刘基诗词选注读本》、《刘基寓言故事》连环画和一部包含56个刘基寓言故事的系列动画短片等作品,将大大充实学术研讨会内容。文献部分,我市已启动“处州文献集成编纂工程”,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编纂、整理、影印、出版《处州文献集成》。其中涉及刘基及刘基后人的著述成果,将占到相当比例。活动结合全省“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以刘基文化为主线,推出一条丽水刘祠堂背-青田石门洞、千峡湖-文成南田的刘基文化旅游线路,重点打造石门洞国际研学基地,开发刘基智趣游戏。市委、市政府,青田县委、县政府将刘基诞辰71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将石门洞、刘府祠和有关景区的原有建筑、场地以刘基问道为主题,翻新布置使之焕然一新。活动拟与温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青田、文成县委、县政府承办。谋划并落实系列工作,确保2021年纪念活动高质量、高标准、有声势、有影响,取得圆满成功。
(三)建立刘基文化发展扶持资金,创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刘基文化的相关产品、服务(如创作刘基题材的影视、动漫、网剧、戏曲、地方干部群众学生教材,研学基地,酒店、国师宴、国师纪念品等),为宣传刘基文化、发展名人经济提供财政支持。鼓励企业、个人踊跃捐款或购买刘基商标优先注册权、刘基文化活动优先冠名权、享受刘基文化旅游免费参与权。建强一支刘基文化研究队伍,在有关部门、院校设立研究机构,将急需人才纳入丽水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为丽水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健全宣传推介机制,刘基在华人世界有广泛的影响力。在海外交流中打好刘基文化牌,在对外交流和统战工作中发挥情感纽带优势。围绕道教文化与刘基文化的融合发展,开展刘基诞辰日(农历六月十五)祭祀活动,打造全国名臣祭祀品牌,传承刘基文化,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资讯,使之成为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康养旅游卖点,助推丽水康养产业快速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丽水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文广旅体局文艺处(非遗处) 林岳豹
电 话:2091352
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府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委,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
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办公室 2020年9月3日印发
丽文广旅体函〔2020〕32号(关于市人大四届五次会议G033号议案的答复 ).ce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