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华等代表:
您在市第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建议》(第B016号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目标,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大发展、花园乡村大建设、新农人素质大提升三大行动。中药材产业在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田园美化等方面表现优异。201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9.22万亩,其中新增种植面积1.36万亩,同比增长4.90%;总产值9.41亿元,总产量2.66万吨。
一、关于“中药材资源普查”的建议。
我国经历了三次中药资源普查。1960-1962第一次普查,出版《中药志》,收载了500多种常用中药;1969-1973第二次普查,出版《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册),收载中草药2200种;1983-1987第三次普查,出版《中国中药资源》、《中国常用中药材》等,调查中药资源种类12807种。2018年全国启动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浙江省由浙江中医药大学牵头,调查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重点品种、蕴藏量等信息,建设中药资源数据库及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预计将于近两年完成。丽水市以程文亮研究员领衔的一批科技专家持续开展中药资源调查、收集和保护工作,于2014年出版《浙江丽水药物志》,收录药用资源2344种,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药用资源专著,基本摸清了我市中药材资源的家底,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二、关于“抓好种苗繁育基地培育”的建议。
当前我市中药材品种过多,主要以生产大宗药材商品为主,没有竞争优势,要做一些重大改变,着重培育四个万亩。一是万亩“一亩苗万元钱”,药材生产“商转苗”,经实践,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繁育的浙贝母、百合、黄精、西红花等种子种苗的有明显的品质与产量优势,打造丽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山种苗基地”。二是万亩“一亩花万元钱”,丽水作为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扩大种植赏、食、药中药材之花,如木槿花、皇菊花、荷花等。三是万亩“一亩草万元钱”,重点围绕丽水山居建设“百草园”,丰富山居药膳食谱,引导每家种植3-5亩药食同源野菜,如豆腐柴、襄荷、马兰头、小香勾、五加皮、天胡荽等特色品种。四是万亩“一亩山万元钱”行动。林业部门继续将中药材作为“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如市林科院制订并颁布了浙江省地方标准“多花黄精生产技术规程”,选育的多花黄精新品种“丽精1号”,2019年通过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发布推广。
三、关于“抓好药食同源药材种植”的建议。
一是合理的产业布局。《丽水市生态精品农业规划》、《丽水农业“十三五”规划》指出,中药材产业围绕“着力发展药食两用品种,稳定发展道地药材品种,引导发展高效药材品种,保护开发珍稀药材品种,加大畲药发展力度”的发展思路,以适宜稻药轮作、稻菜轮作和林园套种模式的品种为重点。缙云、景宁、庆元、龙泉、遂昌、青田等重点发展区域布局药食两用产业带;9个县(市、区)布局建设道地药材产业带;庆元、莲都、龙泉、遂昌、青田、缙云等重点发展区域布局建设高效药材产业带;遂昌、莲都、云和、庆元等重点发展区域布局建设珍稀药材产业带。二是突出主导品种。全市栽培品种共63个,其中木本14个、菌药3个、草本45个。重点保护提升百合、薏苡、厚朴、菊米、处州白莲等道地药材,培育发展铁皮石斛、黄精、灵芝、三叶青、西红花、皇菊、华重楼、白及等新兴药材。由于中药材价格与市场不稳定,有些野生品种扩繁抚育较为困难,如小香勾,离产业化还有一定差距。
四、关于“抓好配套政策完善”的建议。
一是加大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市政府每年安排120-150万资金,重点扶持规模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产业融合基地、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等方面。科技部门也先后组织中药材相关的科研项目,包括丽水市农业新品种选育专项、丽水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丽水市本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等。各(县、区)政府积极出台产业政策扶持当地产业发展,除松阳县外其他地方均出台了中药材产业政策。如龙泉市出台《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龙农字〔2019〕174号),中药材产业成为最具活力、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二是开展系列规划、政策制定及实施。市卫健委编制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改委牵头制定《丽水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市发改委和市经信委编制了《丽水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市府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市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31576”五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生物医药作为千亿级主导产业来集中培育发展,着力推进以中药产业为主体的维康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贝尼菲特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促进了丽水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培育中药全产业链。以现有维康药业、贝尼菲特等药企为基础,支持龙头企业以本地药材为原料生产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提取物等产品;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灵芝、三叶青、黄精、华重楼等药材的饮片加工、保健制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下阶段,我们将会同中药产业相关主管部门,以规划政策引领、主导品种培育、龙头企业及人才培育等为重点,组建产业创新与服务团队,开展“养生园”、“示范基地”评选,推进名特优新高品质全程控试点,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快一、二、三产融合,使中药材GEP更快转化为GDP。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您对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的支持,同时也希望您今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齐心协力,协调各方关系,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努力为丽水中药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联系人:陈军华 吴剑锋(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2026850 传真:2026726
邮编:323000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