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民政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2082/2020-13755 文号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丽水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0-09-09 10:31: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民政局关于市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I01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9-09 10:31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民政局

   

蔡大者代表 

  您在市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对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经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全市民政系统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来主抓,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不断加大投入,着力突破创新,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机制探索及人才培育等方面采取系列举措,部分领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改革创新,研制新一轮养老服务政策标准 

  一是出台一个综合文件。在全面梳理2014年以来我市出台的系列养老扶持政策的基础上,201912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15条措施构建具有丽水山区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首次实现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财政扶持政策,获得王文序副省长和吴晓东市长批示肯定。二是编制一个专项规划。根据养老服务发展新形势,2019 年修订完成《市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局规划》,突出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敬老院等设施规划布点,目前各县(市)也完成专项规划初稿编制。三是制定系列配套政策。根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配套政策制定计划,上半年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出台《丽水市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操作办法》,全面落实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机制,规范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的规划、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联合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出台《丽水市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细则》,在全省率先明确适老化改造实施对象、改造内容、补助标准、工作流程;完成“建立行之有效的丽水养老人才培养机制”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年底前出台全市养老人才培养政策奠定基础。 

  二、注重统筹谋划,着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强力推进公办示范型养老机构建设。2015率先全省编制完成“1+8(市区和8个县市)全市性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局规划。从2014年起,强力推动每个县、市(区)1所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项目总投资8.24亿元,目前除缙云在建,其余均已完成建设并先后投入运营,成为当地养老市场的标杆和引领。二是全面开展农村敬老院改造转型。深入开展全市农村敬老院改造转型三年行动,将全市原有57家农村敬老院,通过撤并关停、异地新建、原址改造等方式整合转型,打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确保特困人员适度集中供养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用于满足农村社会老人服务需求,目前全市已投入农村敬老院改造资金近3亿元。三是创新推进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发展。2018发布实施《关于推进全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建设和运营的实施意见》,推进养老设施从综合性养老机构向社区嵌入式小型护理机构转型,让养老机构像幼儿园一样,成为住宅小区的标配,让失能、失智等刚需老人就近享受便利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实现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该做法被省民政厅和中国社会报专刊推广,在全省极具创新意义。从2018年起,启动建设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具备生活服务、康复护理、全托服务、家庭支持等六大功能,到2019年底累计建成74个,覆盖42%乡镇(街道),成为社区居家养老主阵地,2022年底前将实现全覆盖 

  三、突出质量提升,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一是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创制。2016年率先全省发布实施《丽水市养老机构绩效评估规范》地方标准,全面实施养老机构绩效评估;2019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乡镇(街道)居家养服务中心服务与管理规范》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两项养老服务地方标准。二是深化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2015率先全省出台《丽水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暂行办法》,创新机构发展基金提取、分阶段绩效评估签订合同、建设运营采购一体化等机制,为全市实施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提供政策依据和操作规范,到2019年底全市65%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公建民营,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引进一批专业运营团队。20162018年开展两轮养老专业运营团队采购,全市统一引进重庆百龄帮、上海佰仁、湖南普亲、浙江唯康、浙江康久、浙江怡康等6家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养老专业运营团队,参与全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 

  下一步,市民政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着力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 

  按照“重要窗口”的标准,结合“十四五”规划制订,完善养老服务规划,加快推进丽水山区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幸福颐养标杆区。一是加强养老规划研究。立足山区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为导引,探究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律,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晰养老服务功能定位,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明确涉老部门工作职责,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市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6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全面落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补助与运营补助政策,打通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财政扶持政策,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三是加快产业发展。以政策红利撬动养老市场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探索推进老年人长期照护险,增强老年人消费能力;完善养老服务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老年人消费,同时利用智慧平台精准对接供需信息。加快发展中高端养老产业,采取“一企一策”特殊招商优惠政策,2022年底前引进国际、国内2家以上知名企业来丽发展康养产业。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和老年康复辅具、食品药品、益智产品等涉老企业。 

  二是坚持需求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高标准推进全国居家和是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整合完善全市现行养老扶持政策,坚持需求为导向,探索推广一批山区特色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形成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一是搭建一个平台,精准服务对接。9月底前整合96345便民服务平台,建成运行“丽水居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一个中心三大系统组织框架,形成服务对象申请、评估审批、智能派单、规范服务、跟踪回访、审核支付等闭环式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多元养老服务,实现政府审批监管、企业服务操作和社会供需对接的一网服务。二是建立一套制度,精准养老补助。针对困难和特殊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制订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现“服务对象识别、服务项目供给、服务过程监管“三精准”,坚持保障基本、聚焦刚需、引导消费相统一,使基本养老服务更加符合困难和特殊老年人需求。三是创新两种模式,精准设施供给。创新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发展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建设和运营的实施意见》,通过“闲置房产改建、规划用地新建、出让(安置)地块配建”等方式,今年全市再新增15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创新爱心驿站+模式,选择一批自然村设立互助养老服务点,实现养老设施下沉,破解社区级照料中心难以辐射自然村的困局,充分发挥当地乡贤和老医生、老教师、老党员等优势,建立完善山区留守老人定期巡访、互助养老、结对帮扶等关爱服务机制。  

  三是明确部门职责,精准扶持政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人才培养机制 

  坚持“系统化、专业化、持续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全市统筹、政府引导、部门协作、行业自主”的工作原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专业的养老人才,助推全市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年底前研究出台养老人才专项扶持政策,明晰养老人才概念,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二是实施领军人才计划。年底前全市统一开设养老部门骨干研修班、养老运营管理精英专修班、养老护理服务精英专修班,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在全市培养一批懂养老的涉老部门管理者、行业的投资者、运营者领军人才,引领和带动行业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三是建立培训认定机制。年底前市本级、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家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全市统一组织认定一批养老人才培训基地,规范全市各类养老人才培训教材、学时、师资、认定、使用等培训体系。四是规范行业评估监管。9月底前全市统一培育和认定一批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评估机构,建立全市养老评估员库,规范第三方养老专业评估市场。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陈豪杰(社会福利救助处) 

  联系电话:2090990   传真:2091576 

  邮编:323000 

    

  丽水市民政局 

  202092 


附件

丽民建〔2020〕10号.ce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