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文广旅体局 >> 工作动态
揭开“老城不老”的神秘面纱|缙云县景区城“微改造·精提升”
时间:2021-10-11 10:5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共同富裕的美好城市理应是“山峦层林尽染,田园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城市建设的价值虽如无度量却关乎社稷,虽无价却利压千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城市是人民的,治理城市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在不少人印象中我们的新城日益变新了、繁华了,而我们的老城却慢慢“老了”“病了”。如何重新焕活老城生机和魅力,“微改造·精提升”不失为“老城不老”的一剂良方。近日,缙云老城又迎来新一轮“复活”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老城不老”的神秘面纱 。

今年,缙云县再接再厉,紧扣“向美行动”,以“微改造、精提升”为主线,助力省级景区城创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方针,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用绣针绘画卷、用工笔写诗篇,推动“老城有机更新”提速竞跑,切实提高缙云县公共服务大提升,推动旅游业高品质提升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缙云县魅力之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一、老城微改造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载体,既要“走老路”,也要“穿新鞋”。老城区是缙云古城所在地,自唐朝开始治县建城,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老城既是缙云城市面貌的所在,更是缙云人民心中的“根”和“魂”。此次改造中,大面积保留了以“石街、石桥、石房”为特色的传统历史建筑风貌和原始肌理,坚持不搞大拆大建,采取微改造,微更新模式,给老城“问诊把脉”。整合老城区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通过对老旧房屋的整治修缮、夜景打造、道路空间等改造提升,结合文化历史街区保护、旅游开发和便民服务等功能的配套改造,既还原了市井味道,呈现出千年古石城年轮印记,又完善了现代化设施,增强城市新功能新气息。例如,自2020年开始,投资1亿多的溪滨南路综合改造、老旧建筑外立面改造、老电影院区块改造等项目已于今年9月底完工。沉睡多年的老电影院也终于“复活”,首场婺剧演出已于9月27日开演,不再是一味地“深藏不露”,而是以“涅槃重生”展现新姿态,为百姓找回封尘历史的永恒记忆,彰显石城风貌和魅力,给老城穿上新时代的“新鞋”。

二、老城微改造是“整体”和“局部”的有机融合,既要“大而美”,也要“小而精”。老城微改造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品质提升的重大民生工程,覆盖范围面广,受惠面大。既要高起点全面绘就高品质千年古石城复兴新蓝图,结合此次省级景区城创建,高标准全面做好新发展规划和目标,同时也要兼顾“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精致细节,必须秉持匠心来打造,以追求极致的要求贯穿整个规划和各个环节。在旅游产品中进一步植入文旅“小业态”,打造更多品质化、多样化、碎片化的精致“小场景”,按照“深处挖掘、小处植入”的要求,形成“处处是诗意,处处皆是景”的大美景象,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品质,让旅游体验更精致。以见微知著、见形见物全域扮靓缙云“景与城”的“颜值”,擦亮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上“千年古石城”这颗耀眼明珠。下步,老城有机更新指挥部将有序推进溪滨北路、胜利街、复兴街、城隍庙区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老城的民宿、书吧、手工艺体验、演绎等文旅业态也会陆续植入,“老城不老”将重新焕发青春魅力。

三、老城微改造是“颜值”和“价值”的乘数效应,既要“好风景”,也要“好钱景”。老城的千年古城风貌是我们缙云本土特色的“金名片”,更是城市形象展示的另一“重要窗口”。我们既要为老城输入青春密码,“增颜值”“提气质”,还要为老城开辟出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好钱景”道路。把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为立足点,打造“魅力之城”,以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引导游客白天游览缙云仙都、河阳等景区,晚上游览千年古石城,为老城百姓带来真真切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国庆节1日至3日,由缙云县文旅局、旅投公司、城投公司等部门组织的“今夕好溪·石城记忆”文旅市集火爆“开街”。活动围绕“文创、非遗、咖啡美食、艺术、演绎”等主题,设置怀旧打卡区、非遗展示区、文创区、猜灯谜、许愿灯、街头艺术、咖啡美食区、现场表演、汉服秀、街头艺术等,既好玩又有文艺范,既接地气又时尚新鲜。本次文旅市集共吸引游客和市民约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为50万元,吸引特色文化的“植入”和网红新业态的“引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老城打卡,点燃了夜间经济消费新动力,为老城带来经济社会效益,大大提升了老城活力,“微改造”是支撑,文旅“精提升”是灵魂。

“富民安邦天下计,砥砺奋进勇争先”,老城不老,只有“定好位”,发挥好传统和现代的合力;“谋好篇”,做到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布好局”,实现老城微改造和文旅精提升并举。为缙云“魅力之城”注入不竭动力,共同渲染出“人在城中,城在画中”的诗画缙云美景,让缙云千年古石城这趟“高铁”,始终承载着“共同富裕”的快车道上疾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