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丽水要闻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丽水市大花园核心区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1-12-13 09:15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网

近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对全省第一批大花园示范县建设单位进行了审核验收,丽水市的龙泉和遂昌成为我省第一批大花园示范县,入选数量居各地市之首,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充分体现了我市作为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的地位和担当。

自2018年大花园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丽水全力推进“县县有标志性工程,县县有标志性工作”,大花园示范县建设成效斐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成功实现了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的“县县全覆盖”,创建数量占全省总数的30%,排名全省第一;入选省大花园重大项目40个,数量列全省第一;获2022年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资金9802万元,占全省资金安排总额的五分之一,其中大花园示范资金2250万元,占比达三分之一,均位居全省第一;18个项目入选省大花园“耀眼明珠”培育对象,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松阴溪(含莲都古堰)成功命名首批省大花园“耀眼明珠”,为全省唯一一个人文水脉类“耀眼明珠”。同时,“‘点绿成金’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打造剑瓷大花园 促进古城文旅兴”2个案例成为全省大花园示范县建设十大优秀典型案例。

精心谋划实施“瓯江山水诗路”建设、5A级景区创建、高品位酒店群建设、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康养小镇、大花园瓯江绿道、浙西南交通枢纽等标志性工程。丽水正在强化项目支撑,扎实构筑大花园建设新优势。

遂昌:高质量推进 战略性布局

遂昌地处丽水、衢州两个大花园核心区的关键枢纽。遂昌以高标准建成大花园示范县为目标要求,以探索实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主抓手,开始擘画绿色发展蓝图,打开了丽水大花园的发展格局。

大花园建设,牵一发,动全身。多年来,遂昌聚焦迈向“全省山区26县第一梯队、全市第一阵营”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天工之城、未来都市区、有机更新区、生态工业区、红绿融合区、乡村富民区“一城五区”发展战略布局,加快产业、城市、乡村、文化、社会“五个转型”,谋划打造具有鲜明遂昌辨识度的“八个一”标志性发展成果。

为推动县域生产力由散到聚、以聚促变,该县全面打响工业复兴、科技赋能、大搬快聚、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提质、招商引智、交通建设等“八大战役”。

“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崛起了。遂昌以市场化导向打造数字产业加速平台、数字人才培训平台、数字户外集聚平台,构建“生态+”“文化+”“数字+”相互促进的数字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绿色创新第二空间、数字人才培训工场、山地休闲向往之地。

阿里云、网易、中电海康、千寻位置、晶盛机电、字节跳动等20多家数字类企业纷至沓来,遂昌落地阿里云创新中心、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仙侠湖国际会展中心、HOLOVIS数字文创中心等34个项目,社会资本合同投资额近8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980多家,让该县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美丽载体建设成果凸显了。红星坪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湖山乡获美丽浙江魅力示范点。全县共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107个、花园乡村24个。“遂昌县健康养生2日游”入选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入选2021年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高坪万亩杜鹃成为了国家级美丽田园,大柘万亩茶园、新路湾大马埠村成为省级美丽田园;遂昌还完成了十四都源(成屏水库—北园)、松阴溪(南溪襟溪段)、乌溪江(独山大桥-独口)、桃源(北界镇段)4条省级美丽河湖创建。此外,王村口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5A级景区镇,并列入2020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名单;遂昌工业园区入选全省两个国家级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之一;王村口古镇、金矿度假区、汤显祖戏曲小镇、十里杜鹃古道等4个“明珠”列入省“耀眼明珠”培育对象。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遂昌扎根了。全县开展县乡村三级GEP核算,大田村发布全国首份村级GEP、GDP双核算报告;遂昌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立“两山银行”,建立运营“两山基金”,率先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22亿元“两山”项目授信。高坪乡先行开展碳汇交易,与省机关事务局完成60.36吨碳汇交易,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先试。

随着衢宁铁路的开通,遂昌大花园示范县建设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县如今共有在库项目358个,数字绿谷、高端精密金属件研发生产、新能源电动自行车车辆整装制造与动力总成等3个产业项目入选2020年全省第二批重大产业项目名单,占全省同批次总数的近1/25,全市仅遂昌3个项目入选。作为丽水、衢州两个大花园核心区的连接枢纽,遂昌现今热火朝天的跨越式发展态势已然形成。

龙泉:匠心铸城 文旅融合

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为创建载体,龙泉市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河湖风光建设、城市形态营造等形式,“点线面”精准扮靓最美剑瓷大花园靓丽风景。

致力“点”上开花,龙泉市农村人居环境换新颜,精品化升级改造美丽乡村,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通过省评审,成功创建4A景区城;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工程再添新色彩;合力推进龙泉宝剑小镇、龙泉青瓷小镇建设,2020年度省级特色小镇考核分别获评优秀、良好等次;住龙创4A景区加快推进,配套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顺利开工……省“耀眼明珠”培育对象经过打造后倍加闪耀,龙泉以国家公园为龙头,以瓯江山水诗之路为载体,串联沿线古迹遗址、景点景区。

致力“线”上结果,沿着瓯江绿道,龙泉勾勒出城市文脉,美丽河湖扮靓城市风景,美丽田园点亮乡村面貌。

近年来,龙泉依托城区滨江夜景,高标准开展园林景观小品构建、绿化种植、建筑外立面提升等工作,匠心打造地区沿河“夜经济”,“茶瓷水相融”的特色茶文化商业街上茶街成为新“网红”打卡地。

凸显“面”上出彩。龙泉一方面高标准完成标志性工程,一方面高质量建设美丽园区,聚力打响“剑瓷名城、天下龙泉”品牌。

龙泉21个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投资任务,其中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区、宝剑小镇核心区项目青瓷小镇创新工坊等列入浙江省大花园建设重点实施项目。

在多方协同努力下,龙泉生态环境底色更绿了。龙泉出境水常年保持一类水质,空气为全国最优, 森林蓄积量净增2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82.7%提升至2020年的84.4%,PM2.5年均值仅20微克/立方米左右,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2万个/立方厘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领跑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2,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四年蝉联全省第1。

龙泉的绿色发展质量更高了。该市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各领域高质量绿色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年均增长38.8%;推动实施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倍增行动,大力引进和建设一批扩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龙泉特色标志的产业链;培育壮大“三大一新”主导产业,启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平台,构建“一核七区”空间布局。

龙泉富民强村成效更明显了。前三季度,龙泉市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2元,增长12.6%;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7元,增长15.1%,深入实施“大搬快聚 富民安居”工程,完成异地搬迁3347人。龙泉山海协作深入推进,萧龙科创园、秀龙智造园、“龙泉—奉贤”双创园等加快建设,带动98个消薄村创收493万元;此外,该市还制定《龙泉市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确定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项目16个,总投资达2590万元。

丽水全域:强化项目支撑 聚焦提质升级

大花园建设是浙江省“四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决策部署。

丽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建设全省大花园核心区,作为丽水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特殊历史机遇,加快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与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有机统一。

画乡莲都、剑瓷龙泉、石都侨乡、童话云和、廊桥菇乡、黄帝仙都、康养遂昌、田园松阳、畲乡景宁等九大特色主题大花园建设加快了丽水特色IP的打造,着力实现“县县有标志性项目、有标志性工作”。

在大花园核心区打造过程中,丽水构建六大体系,全面打造大花园建设“美丽载体”——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城市、美丽园区和美丽林相,砥砺前行全力推进九大旗帜性工程。

百山祖国家公园圆满完成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试点,2018-2020年大花园瓯江绿道建成3022公里,大力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加速推进浙西南交通枢纽建设,城市有机更新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构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完善和建设高品位酒店群,创建5A景区,全面规划和推动康养小镇(基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丽水还在全国首创“三务合一”花园邻里中心,在全省率先实施“增花添彩”工程,打造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编制发布99项大花园标准。

此外,丽水紧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机遇,创新出台全国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发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为推动生态产品从“无价”到“有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2年是大花园核心区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大花园核心区建设步入新征程的重要之年。

市大花园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周海忠表示,大花园核心区建设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下一步,我市将在更高起点上进一步强化统筹谋划,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瑞士)、国内一流水准,进一步强化工作任务落实,着力推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确保在2025年基本建成 “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叶浩博 通讯员 应志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