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MB1664458R/2021-36154 | 文号 | 丽农提复〔2021〕16号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傅旭蓉委员:
您在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4号提案《融入长三角 打造丽水民宿经济发展新高地 》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家乐民宿产业发展,在助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挖掘乡村旅游特色、融合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农家乐民宿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一、关于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民宿经营者主观能动性的建议。一是挖掘培育文化主题民宿。提升旅游民宿品质,共报送17家文化主题民宿(非遗民宿)培育单位,42个旅游等级民宿培育单位,其中成功获评白金宿1家,金宿3家,银宿22家。依据民宿自身特色筛选了一些优质民宿,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景区形成以点串线,以线串面。目前形成高品质民宿与景点路线有乡愁体验精品线路(缙云河阳古民居→古堰画乡→入住驻85民宿→在水一方→松阳杨家堂村→上田村→松庄村、酉田村→原乡上田);摄影采风精品线路(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古堰画乡→驻驻85民宿→赴云和乐赏·原乡小馆用晚餐→入住云逸的院子→游览云和梯田→云和湖仙宫景区→返程)等十大景点名宿旅游推广路线,在各个网上平台进行推广。二是明确产品发展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第一类以吃住为主的传统农家乐,全市有2000余家,这类产品数量最多,经营成本低,业主基本是农户,是我市全域化旅游的基础支撑。第二类“吃、住、行、游、购、娱、养、育”多要素融合、体量相对较大的农家乐综合体。这类产品旅游资源集聚能力强、体验项目多、基础配套全,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大,业主多为村集体、民宿协会,或工商资本。第三类是乡村特色精品民宿,基本上走“小众化、中高端、高品质”路线,业主基本上为工商资本和返乡创业农民。如隐居画乡、过云山居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标杆作用。三是建设注重挖掘文化。在农家乐民宿中抓文化特色整合,突出丽水地域的乡村生活本质与特性,挖掘乡村个性美,积极发展多种业态,提供彰显个性化、特色化和创意化的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满足其原始性和真实性体验需求;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和差异化定位,创新建设一批突出个性化、富有生活感的产品。如三位来自苏州初中同窗同学开办了松阳过云山居、旅居意大利20年的女主人返乡开办了莲都米乐娜民宿、64岁的上海老者爆改小山村废弃小学开办了遂昌闲思居等网红民宿。四是加强“康养600”小镇建设。为深度挖掘丽水康养资源,把丽水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康养第一品牌,市发改委提出了“康养600”小镇的概念,即立足丽水高山立体气候优势,深度开发海拔600米以上高山台地的康养功能,以海拔600米以上山地区域为核心功能区、海拔600米以下为支撑区域,围绕“气食药水体文”六养开展的,把丽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转化为康养优势,打造的集基础设施、康养设施、康养产业等于一体的立体康养发展平台。
二、关于架起桥梁,民宿协会要唱起主旋律的建议。一是重视发挥协会作用。2014年5月成立市农家乐协会,充分发挥丽水市农家乐民宿协会作用,开展季度交流制度,每年按照“春暖、夏凉、秋实、冬闲”的轮值活动在各县(市、区)巡回进行,为农家乐民宿行业提供学习交流和行业管理的平台。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农家乐民宿协会体系,为农家乐民宿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要求各县(市、区)50%市级及以上农家乐特色村完善村级协会,做到每个市级及以上农家乐特色村有一支义务消防队,有一个客服固定电话,有固定的客服人员或带头人或组织机构并提供咨询答复、投诉调解、客源调配、活动策划等服务。为避免恶性竞争和“无序经营”顽疾,各地纷纷推行“由村委牵头组建专门机构,为全村民宿或农家乐业主提供统一宣传促销、分配客人、服务标准、结账收费服务”的“四统一”管理模式,让农民专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二是搭建立体化培训网络。“立体式”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网络,逐步完善“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实训基地”培训网络体系。培训工作采取“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部门合力参与”方式,形成“分类管理、分级培训、分层负责”的培训机制。多方整合培训资金并优化使用,培训内容多样化、层次立体化。各地还开展了与农家乐民宿产业联系紧密的相关培训,如松阳县举办“松阳工匠”之古建筑传统工匠培训班,邀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授课,提升农家乐民宿设计和装修的传统理念和技术水平。三是举办培训提升业主经营能力。市级举办“金牌导游”“金牌管家”等培训。以赛促训,赛训结合,举办“丽水农家乐”民宿管家培训及技能竞赛,创国内民宿管家技能竞赛之先河。2021年上半年,开办全市农家乐民宿业主培训班,46人参加培训并结业。缙云县举办3期农家乐民宿业主培训班,165名学员参训;莲都区举办1期民宿管家提高培训班和1期应急救护知识培训,205位民宿农家乐业主参训。云和县举办1期农家乐业主培训班,145人参训;3月份举办农家乐民宿防汛防台、消防、应急救护演练一次,125人参加。2020年举办了全市等级旅游民宿宣传推广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民宿的特质塑造、民宿市场推广、民宿服务规范、民宿的日常管理、民宿社会责任、民宿5分钟应急救援、民宿治安管理、民宿媒体合作等方面。进一步突显“民宿有主”的发展理念,展现“有故事、有情怀、有温度、有智慧”的民宿文化,助力丽水市民宿走在浙江省前列。
三、关于“整体智治”,政府开启“简洁明快,务实高效”精准服务的建议。一是实行民宿经营主体年度申报审核机制。按照《“丽水山居”民宿服务要求与评价规范(DB3311/T 106-2019)》要求,对申报民宿评定提出了全面要求,实行年度申报、动态化管理,评定结果有效期三年,并且会定期走访。二是联合相关部门保驾护航。多部门合力加强消防、治安、卫生等安全管理,促进农家乐民宿规范经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批转市农办编制的市农家乐民宿防汛防台应急预案,防汛防台纳入对县(市、区)、开发区农家乐民宿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我局与市公安局在遂昌县联合召开治安消防管理现场会,对农家乐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违法建筑处置、房屋安全鉴定、消防安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市县两级各相关单位启动联合执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家乐民宿进行指导,限期整改。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农业农村局联合先后召开了推进培训会、现场会。全市公安部门全面推进农家乐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工作。市市场监管局承担对全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督查职责。将继续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借力行业职能部门作用,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有序推进农家乐民宿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继续将农家乐民宿列入重大节假日(“五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象,加强监督指导;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2021年为“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年”),对中型以上(经营场所面积150平方米以上)的农家乐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和监督抽考;组织开展餐饮具清洗消毒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指导农家乐等餐饮单位认真执行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同时,通过实施餐饮安全“红黑榜”公示制度,督促后进争先进,不断提升农家乐等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今年1月,丽水市人民政府印发《丽政发〔2021〕2号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对新评为国家五星级旅游民宿和省白金宿级旅游民宿的奖励40万元,给予其它等级旅游民宿一定奖励。印发《丽水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涉及民宿单位品质、服务改造提升。三是大力发展“民宿+”新业态。从优化布局、规范管理、加强引导、完善链条、创新模式、提升特色、塑造品牌等方面构建更加完善的民宿发展体系,突出抱团意识和抱团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民宿+”新业态。开展“基地、接待站、服务中心”三位一体休养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倡导更多的干部职工参与“美丽幸福丽水游”。推动资本、人才、技术向农村聚集,带动企业团建、工会疗休养、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娱乐运动、健康理疗、养生养老以及农特产品加工、商贸餐饮等业态的发展,推动丽水民宿经济在长三角大平台上谋取更大的舞台和进步。四是编制《丽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丽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目前《规划》已通过评审会。《规划》提出康养度假,主要从创新“康养+”模式、加快打造康养基地两方面来规划,提出融合“水养、体养、文养、食养、药养、气养”,发展森林康养、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康养旅游,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气候治疗服务业态,开发与国际接轨的康复疗养项目。打造一批功能齐备、优势互补的“康养600”小镇,建成白云森林康养小镇、灵康杏福康养小镇、壶镇古韵新潮小镇等10个康养小镇。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委员建议,进一步做好农家乐民宿相关工作,努力促进农家乐民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感谢您对农家乐民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余爱华 联系电话:2090773)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