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农业农村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2500MB1664458R/2021-36184 文号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1-07-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2-17 16:11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程聪梅委员:

您在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9号提案《大力发展林下养殖 实现青山变金山》收悉,现答复如下:

畜牧业是丽水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扶持产业之一。至2020年底,丽水市生猪存栏42.4万头、家禽存栏342万只、牛存栏1.2万头,羊存栏11.3万头、中蜂15.7万群。近年来,丽水市坚持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优布局、调结构、治污染、抓特色,着力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在“菜篮子”民生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我市高度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林下土地、空间资源、林荫和林缘优势,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推广“林-药”、“林-菌”、“林-粮(油)”、林下养殖及森林休闲等“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技术。自2018年来,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8万亩,辐射推广2.8万亩,巩固深化4.9万亩,总产值达9.4亿元。其中:新建培育林下养殖示范基地1824亩,辐射推广6378亩,巩固深化2721亩,产值达9000万元。但丽水山多地广,山地饲草、秸秆资源丰富,畜禽养殖密度全省最低,畜禽承载量特别是节粮食草型畜禽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就如何高质量推进林下养殖,推动乡村振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不断地推进实践。

一、关于林下养殖调研问题

我市拥有林地面积约2000万亩,其中公益林1280万亩,理论上720万亩林地都允许开展林下养殖生产活动(但不等于都能养鸡)。广义来说林下养殖包括全域山上林草地农户放养的黄牛、山羊、藏香猪、蜜蜂、家禽等都可以列入林下养殖的范畴。目前全市放养黄牛存栏1.1万头,山羊6.2万只,藏香猪4500头,蜜蜂15.7万箱。由于这些牲畜和蜜蜂觅食范围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很难划定统计畜牧业实际使用林地面积,只能统算我市林地畜禽承载量(畜禽排泄物消纳量)还有很大空间。

家禽是我市畜牧业的重要增长点,目前存栏家禽420万羽,年出栏家禽约900万羽。其中鸡存栏330万羽,出栏740万羽。在林下竹园、茶园、果园养鸡是山区农民多年实践形成的生态养殖模式,投资少,产品销售价值相对较高,全市各县都有分布林下养鸡模式,主要是养肉鸡为主,养殖规模整体低、小、散。据最近各县统计,全市林下养鸡共78户,存栏量24.97万羽,其中林下蛋鸡0.3万羽,年出栏肉鸡36.17万羽,共利用林下土地面积约0.1万亩(由于交通、地势、人力等因素绝大部分“三园”地不便发展林下养鸡,但可用园地总量还是可观)。可以说在林下养鸡方面我市总规模还是很小,发展空间很大。

二、关于产业发展壮大问题

因“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动物疫病防控等责任压力较大,为数不少的基层地方政府或部门对畜牧业认识存在偏差,把畜牧业看成污染产业、麻烦产业,唯恐避之不及,对发展畜牧业持悲观态度。但是,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畜牧业发展的主流。抓住丽水山区特殊立地条件,发展地方特色畜种,与其他地区形成错位发展,凸显区位优势。各县(市、区)畜牧部门积极储备畜牧用地,制定招引项目方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把引进大项目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市财政在2018-2020年安排畜牧业绿色发展资金800余万元,用于美丽牧场养殖场治理、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处理补助、畜牧业宣传、畜牧业考核等工作。为加快我市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出台了政策引导林下养殖产业发展。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丽水市‛八个万元‛系列富民增收行动方案》,云和也出台了《云和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政策26条》中“利用林地、果园、茶园等放养生态家禽的补助”,龙泉市引进浙江久益公司建成全省最大日屠宰10万只家禽产能企业。

三、关于品牌市场销售问题

实施畜牧业绿色品牌战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特色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丽水山耕”、“丽水中蜂”的区域公共品牌优势,引领、提升畜禽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目前有近130家畜牧业“丽水山耕”品牌。同时编制具备丽水特色的涉及生态环境、农业种养殖、贮运保鲜、文创包装为一体的对标欧盟团体标准,包括冷鲜麻鸭、冷鲜猪肉及冷鲜鸡等产品加工贮运操作手册,为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做出了技术性的指导。 “丽水山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中专门设置了畜牧业板块。积极搭建畜禽产品对外输出途径,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各大城市门店提供“日日鲜·丽水山耕”肉禽类产品。针对畜牧业产业供应链体系的搭建,依托九县(市、区)品牌服务中心,整合上游畜牧业供应商资源,在杭州建设长三角品牌配送中心,持续对接蓝颂供应链、世纪华联、盒马生鲜等大型供应链公司,积极拓展畜牧业产品市场。

四、关于技术支持服务问题

市畜牧建立专家团队结对制度,精准服务畜牧企业,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服务。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了解企业发展、倾听企业心声、帮助解决困难,全力保障饲料和养殖企业复工复产。建成市级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并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共建成运行动物卫生监督所10个、分所37个,省际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1个。与省、市农科院密切合作,发挥畜牧专家团队作用,近年来,市县两级坚持举办家禽养殖培训班,推广生态养殖、兽药减量化等技术,不断服务丽水家禽业的发展,在林下养鸡方面还实施了农业丰收计划获得市政府农业丰收二等奖,丽水畜牧业绿色发展的诸多做法获得省、部级肯定(如:“养猪上楼”成为农业部“五大治污模式”、省畜牧“八大治水模式”之一,为养殖污染治理贡献了丽水经验)。

五、下步打算

(一)发展家禽特色产业带。抓住丽水山区特殊立地条件,以缙云麻鸭、鹊山鸡、山黄鸡等为重点,利用林地园地荒山滩涂发展特色家禽业,在原产地建设林下养殖示范基地,打响地方优质畜禽品牌。发展莲都、青田、云和以果园为重点,龙泉、遂昌、庆元以竹园为重点,松阳、缙云、景宁以茶园为重点的全区域林下养鸡特色产业区块,帮助高山偏远地区的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带动农民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二)推动家禽产业融合。大力培育规模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吸纳工商资本、社会资金投资林下养殖产业,培育一批三产联动、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生产经营主体,“十四.五”期间,每县(市、区)培育5户以上示范户,带动全市发展100户以上林下养鸡项目,建设牧旅融合美丽畜牧业休闲基地(农庄)10个以上。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相互融合,培育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林下养殖业全产业链。

(三)技术服务林下养殖创新。利用“院地”、“校地”合作平台,以产业技术团队为引领,积极开展林下生态畜牧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发和攻关。加快实施安全风险管控、畜禽养殖污染源防控等研发项目。规划选取交通较便利、地势较平坦的“三园”地推广养鸡,争取林下养鸡面积利用率竹园5%以上、茶园10%以上、果园15%以上。加快林下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达到以鸡除草、以鸡肥地生态循环,推介发布符合绿色增产、节本降耗、生态环保、质量安全要求的引领性技术模式或单项共性技术。鼓励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企业与村集体对接,降低林下养殖土地流转成本。

(四)加快林下经济品牌建设。实施畜牧业绿色品牌战略,依托国企丽水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化运作品牌和销售,充分发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特色畜禽产品品牌,新培植50个以上畜禽产品进入“丽水山耕”系列,引领、提升畜禽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建立绿色畜产品安全指标考核体系、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和红黑名单制度,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属地监管责任。着力创新营销方式,找准宣传营销推广引爆点,强化“互联网+”营销,联通线上线下,形成线上“一馆一网一村”电商营销与线下农博会、节庆等展示展销融为一体的营销网络。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畜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丽水畜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胡理明    联系电话:2026982,13957092377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30日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69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