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旧称处州,地处浙西南,境邻闽东北,有“万山之都”、“四塞之国”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县邑始分于汉晋,州郡迭建于隋唐。处州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古迹之盛,蔚为大观。窥一斑而见全豹,“丽博观古·处州遗存”微周刊以图文形式带大家了解丽水的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古迹。让我们一起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推动丽水文旅融合发展。
夏 超 旧 居
夏超旧居位于青田县万阜乡新庄村,坐北朝南,建于民国十三(1924),为四合院式二层木构建筑。
旧居内景
建筑东面置外瓮墙,东南面设石拱门。门楼面阔五间,明间石砌大门,东西各出耳房一间,连接厢楼。正楼面阔五间,两侧厢楼五间,副阶重檐带轩廊,中置花岗石墁地天井。
轩廊梁架
建筑木构件雕刻工艺精细,石构大门做工考究,筑内外防御瓮墙,独具特色。
瓮墙及石拱门
夏超(1882—1926),字定候,万阜新庄人,一生军政生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杭州武备学堂。三十二年(1906),夏超受秋瑾的影响,加入光复会,后又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同盟会浙江支部会长。民国元年(1912)任警察督练公所主办、杭州警察局局长。杭州警察局改为省会警察厅后,任厅长,不久又兼任浙江全省警务处处长。民国十三年任浙江省省长。因北伐战争响应革命军,于民国十五年被宋梅村部俘获杀害,时年45岁。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革命政府颁布褒恤令,追赠夏超为陆军上将,抚恤嘉奖。夏超不惜以生命为革命军助,其决心服膺革命之意,使革命军得以转败为胜,底定东南,殊属难能可贵。
夏超(1882-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