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大型商贸设施、酒店餐饮、进口商品、文化产业……丽水不断创新“双招双引”方式,更好地集聚我市华侨资源创新发展,促进华侨要素回流,把华侨经济转化为地方经济,以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2月25日下午,丽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解读《丽水市鼓励华侨回归创业创新三十条政策措施(试行)》。
三十条政策主要包括加强领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金融支持、社会保障、人才培养7个部分,其中创新性条款18条。
在三十条中,人才科技政策共2条,包括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第一产业政策共4条,包括农业农村投资、生态种植业、“丽水山耕”品牌建设、农村创新创业等;第二产业政策共7条,包括总部企业、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经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招商中介奖励等;第三产业政策共8条,包括大型商贸设施、丽水特色异国风情项目、酒店餐饮、进口商品、文化产业等;金融支持政策共3条,包括华侨创业基金、进口代理、跨境电商等;社会保障方面政策共5条,包括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养老保险、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在18条创新条款中,包括人才引进1条、第一产业4条、第二产业2条、第三产业8条、金融支持3条。
在发布会现场,还进行了海外华侨连线。海外华侨赖成敏通过远程连线提问:“可以把华侨人脉介绍回国投资创业,请问丽水有什么政策优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说明。
华侨有期盼,政府有作为。为给海外侨胞提供最全面、最贴心的服务,市侨联还精心编辑了《丽水华侨百事通》手册,将线上线下办事导引指南、投资兴业政策、政务办事、权益保护和生活服务等内容集中收录在手册内,方便海外华侨回丽安居乐业。此外,我市还在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葡萄牙和塞尔维亚七国设置了我市第一批“双招双引驿站”,聘任了17名“双招双引大使”。
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推进丽水市华侨产业城建设,继续打好“侨牌”,通过设立华侨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建成一座华侨总部经济大楼,打造一条华侨产业走廊,建设一个华侨博物馆,设立一支华侨创业基金,开展涉侨的系列精准招商,积极申报国家级“华侨双向循环发展试验区”,以此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项目平台,服务华侨回归。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叶浩博 通讯员 李欣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