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心肺复苏为何要开放呼吸道?
心搏骤停一发生,大脑缺氧失功能。
全身组织失支配,上上下下极放松。
重力作用咽部坠 [1],堵塞气道无畅通(图 1)。
生命需要氧供应,气道不通怎能行?
心搏骤停气道阻,有氧循环方救命 [2]。
无氧复苏徒无用,开放气道势必行。
图 1:咽部组织下坠,堵塞了呼吸道
注解:
1. 心搏骤停发生后,由于全身各个组织失去了神经支配,立即处于极度松弛状态,此时咽部组织也是如此。如果患者是仰卧位,在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下,咽部组织势必下坠堵塞呼吸道。
2. 正确的基础心肺复苏(CPR)必须是启动有氧血液循环,如果启动的是无氧血液循环(运行的血压中缺乏氧气),就无法拯救患者生命。
6
开放呼吸道
开放气道势在必行,有氧循环方能救命。
如果忽略气道开放,心肺复苏难以成功。
先让患者成仰卧位,口腔异物还要除净。
可以选择仰头提颏,这个方法最常应用。
一手下压患者前额,一手提起下颏正中(图 1)。
颏耳连线 90 度角,鼻孔朝天最为适中 [1]。
如果怀疑颈部受伤,上述方法不能使用。
可用改良推颌方法,保护颈椎此法可行。
双手回拉下颌根部,同时拇指向前推顶 [2]。
患者头部需要固定,颈部位置尽量不动。(图 2)
如果现场只有一人,垫高患者肩部水平 [3](图 3)。
尽量使其头部后仰,确保空气进出畅通。
图 1:开放呼吸道的仰头提颏法
图 3:开放呼吸道的改良推颌法
图 3:开放呼吸道的垫肩法
注解:
1. 开放呼吸道的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向下加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下巴的凹陷中将下颏向前、上抬起,使患者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 90 度。
2. 改良推颌法适用于可疑颈部损伤的患者。其方法是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顶部,双手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拇指前推患者下颌前部,其余四指回拉患者下颌根部。操作时应尽量保持患者颈部不动。
3. 在现场只有一个急救人员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肩部垫高,将枕头等物品置于仰卧患者的双肩下,重力作用可使患者头部后仰(头部与躯干的交角应小于 120°),拉直下坠的舌咽部肌肉,起到了开放呼吸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