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
4月22日下午,位于莲都区碧湖镇缸窑村栋下果蔬专业合作社光伏基地内,浙江丽水市莲都区供电公司正检修设备。一旁,合作社的负责人董伟波正忙着给光伏板下的无花果苗施肥。
在光伏电站里,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将阳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清洁电能。光伏板下,各色热带水果长势喜人,一条条小鱼在水池内畅游,组成了一道亮丽乡村风景线。
光伏产业
随着“十四五”规划中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深入人心,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链合作日趋紧密,农业和光伏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复合型光伏项目优势逐渐凸显。
农光互补光伏项目,最大特点是与高效农业有机结合,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为合理利用土地、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该项目在建成的光伏组件前后排之间空隙内以及光伏组件下方采用间种、套种的方式,让单位面积的土地实现最大产出。”董伟波介绍说。
这样的农光互补项目在莲都已不是个例,目前逐步发展成较为成熟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让光伏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
光伏产业
通过打造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综合利用项目,将光伏与农业、渔业高效有机结合,通过“一种资源,三种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实现果、鱼、电“丰收”,真正形成了“农光一体”的产业协同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我大概算了一下,按照一年卖电收入300多万算,7到8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以后的收益都是自己的。”从并入国家电网以来,董伟波的大棚光伏每日平均可产生2万度电左右,预计年发电量约700万度。即合作社仅靠光伏发电每年收益就有365万余元。
据介绍,该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占地面积90多亩,投资2300多万元,装机总容量为5.9兆瓦。目前,莲都区有光伏用户1218户,总容量约21.184兆瓦。年发电量约2870.7263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报集团融媒共享联盟莲都站 吴爱玲 程欣怡 记者 暴妮妮